三、建議
根據世界以及我國風電技術發展趨勢,以及對我國風電經濟特性分析,提出建議如下:
統籌產業鏈發展。目前風電產業已經不僅僅限于發電領域,還涉及到信息通訊、控制以及氣象預測等領域,建議以風電產業鏈為基礎,統籌考慮各領域對風電的影響,加大各部門各領域對技術研發的投入,推動涉及風電行業的各領域共同并積極參與風電相關技術研發,提高風電技術整體競爭力,促進風電與電網友好型發展,同時也為提高風電國際競爭力打下堅實基礎。
完善技術研發體系建設。學習曲線效應顯示,按照目前發展速度,2020年新建風電仍然難以與煤電相競爭,提高風電競爭力,必須進一步通過技術進步降低成本。我國風電企業數量較多,競爭較為激烈,導致重復性技術研發頻繁發生,資源浪費嚴重,建議國家應建立大型公共研發示范平臺,聯合多家實力較強企業,加大對先進技術的研發以及攻關;同時加大對國家重點實驗室資金投入,并盡快推動科研成果向實際應用轉化;進一步建立完善的技術評級制度以及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提高企業技術研發積極性以及進一步加快企業間技術交流;進一步完善技術標準,引導企業公平競爭。
充分發揮學習曲線最大效應。受多種因素影響,各國學習曲線均不相同。我國風電發展規模相比其他國家較大,而且發展速度較快,提升我國風電學習率潛力較大。研究結果顯示,我國陸上風電8.8%學習率情景相比5%學習率情景系統造價低11.3%左右。為充分發揮學習曲線效益,需合理規劃產業發展,注重地域布局,合理銜接產業各個環節,制定適度年度目標,提高勞動者技能,改進加工工藝,不斷積累工作經驗,推動產業平穩發展,降低產業成本。
從各個環節降低風電LCOE。在項目前期過程中,注重資源選擇,重視微觀選址,落實電量輸送與消納;在建設施工階段,應注重優化系統設計,重視工程質量;在設備采購環節注重價格控制與質量把控,同時注重先進技術的應用與推廣;在運營過程中,重視功率預測系統的應用,提高運營人員素質,強化管理,提高系統可靠性;在運營模式方面,應不斷創新,發展風光互補或風氣互補等新型模式;在融資方面,應創新商業模式,改善融資結構,爭取國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