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頁分享到“朋友圈”中。
2009-07-27 來源:理財周報 瀏覽數:2340
1
馬興法家族
74.39億元/天馬股份(30.51,-0.08,-0.26%)
男,47歲 公司總部:浙江杭州 所屬行業:普通機械制造業
上市公司:天馬股份(002122.SZ)股東地位:持有天馬股份44.28%
2
陳五奎家族
65.42億/拓日新能(31.19,-1.00,-3.11%)
男,50歲 公司總部:深圳
所屬行業:電子設備制造業、新能源(2008年306620.09凈利潤萬元)上市公司:托日新能(002218.SZ)股東地位:拓日新能實際控制人,其家族持有拓日新能80.55%的股份。
太陽能電池芯片、燈具、戶用電源等出口量連續三年全國第一,進駐國外沃爾瑪、家樂福等大型超市銷售
3劉滄龍家族
59.13億元/宏達股份(21.49,1.95,9.98%)
□男,53歲□公司總部:四川什邡□所屬行業:重有色金屬冶煉業□上市公司:宏達股份(600331.SH)□股東地位:持有宏達股份36.06%股份
宏達股份的劉滄龍家族在整個能源板塊財富榜中排名第二。劉滄龍持有宏達股份36.06%的股權,市值超過59億元。
劉滄龍不但在能源榜上排名前列,在慈善事業方面,劉亦做出諸多貢獻。宏達自1999年至今,集團參加社會慈善事業捐款總額超過4億元,劉本人也獲得過中國民營企業社會責任排行榜第一名,最佳社會責任獎、中國十大慈善家等榮譽。
劉滄龍是在中國民營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典型代表。劉滄龍的創業見證了改革開放過程中整個國家的經濟變遷。
這家以手工作坊起家的四川民營企業,在2008年的大地震中直接損失多達7個億,而這只是劉滄龍領導的宏達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挑戰之一。歷經近三十年艱辛創業,執著追求,伴隨著中國經濟的整體進步,當年的小廠逐漸發展成為資產高達230多億元、擁有37家成員企業、近17000名員工的現代化大型企業集團——四川宏達集團,產業涉及冶金、礦山、化工、房地產、國際貿易、金融投資、旅游開發和酒店管理等領域。
在期貨市場完成原始積累后,劉滄龍轉入實業領域,廣泛兼并收購礦業資產,目前,旗下宏達股份擁有金鼎鋅業51%的股份,2006年和2007年,金鼎鋅業為宏達股份貢獻了九成利潤。隨著礦產資源價值被發掘,2008年圍繞金鼎鋅業其余49%股權,宏達股份與馳宏鋅鍺(28.49,1.00,3.64%)展開了競爭。但由于全球經濟衰退、有色金屬價格回調,鋅加工行業由暴利轉入全面虧損,2008年四季度,宏達股份和馳宏鋅鍺各自宣布放棄收購金鼎鋅業9%股權和40%股權。
2008年宏達股份虧損5億-6億元,而上年同期則是凈利5.5億元。漢龍集團還涉足化工、房地產、期貨、水電、白酒、零售等領域。
2009年,宏達計劃向德陽市災區的下屬企業投入重建資金,總額上百億元。宏達集團還計劃到2015年,將投資650億元用于災后重建和多個礦業項目開發。屆時,該公司年銷售額將過千億,劉滄龍的財富路依然閃閃發光。
4孫廣信家族
46.18億元/廣匯股份(19.32,1.34,7.45%)
□男,47歲□公司總部:新疆烏魯木齊□所屬行業:綜合類□上市公司:廣匯股份(600256.SH)□股東地位:持有廣匯股份31.52%股份
孫廣信,新疆廣匯集團董事長。1989年由部隊轉業,創辦烏魯木齊廣匯工貿公司。企業主營石材建材、房地產、機械加工制造、商業物流、旅游酒店、液化天然氣等項目,有60多個全資或控股子公司。
孫廣信目前持有廣匯股份31.52%股權,市值達46.1813億元,是新疆地區首屈一指的富豪。
孫廣信于1989年由部隊轉業后以3000元轉業費起家創業。據公開資料,新疆廣匯集團經過19年的創業發展,已形成擁有188.28億元資產,27912名員工,集清潔能源、汽車服務、房地產三大產業為一體的大型民營企業集團。2008年,廣匯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16億元,凈利潤為10億元,連續6年躋身“中國企業500強”等。
孫廣信旗下上市公司廣匯股份3月25日發布公告稱,公司將向控股股東廣匯集團等通過非公開發行擬募集資金25億元,投資新能源。
據披露,廣匯股份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不超過25億元,公司將其中的6億元用于置換公司前期對新能源公司的注冊資本投入;其余的19億元用于公司對新能源公司進行增資。本次增資完成后,廣匯股份至少持有新能源公司67%的股份,成為新能源公司的控股股東,廣匯集團為新能源公司的第二大股東。
廣匯新能源項目有兩個優勢:一是市場優勢。廣匯新能源主產的甲烷和二甲醚都是清潔氣源。據權威部門最新預測,2010年中國天然氣總需求量1200億,供需缺口300億方;2020年總需求2200億,供需缺口將達到600億方。二是原料有保證。廣匯新能源項目位于哈密地區伊吾縣,哈密地區煤炭儲量豐富。目前,新能源公司已取得煤礦資源儲量達17.7億噸。
同時,廣匯股份還布局液化氣產業,2009年4月19日,廣匯股份與哈薩克斯坦TBM公司簽署油氣合作及吉木乃建設項目合作協議,從而成為國內首家進入國際石油、天然氣上下游一體化開發的民營企業。目前,吉木乃LNG工廠建設的相關準備工作已經開始,2010年年底將建成投產。
5陳發樹家族
45.83億元/紫金礦業(11.19,-0.18,-1.58%)、新華都(31.75,-0.74,-2.28%)
□男,49歲□公司總部:福建廈門□所屬行業:貴金屬礦采選業□上市公司:紫金礦業(601899.SH)、新華都(002264.SZ)□股東地位:持有紫金礦業3.09%股份
2000年紫金礦業改制,希望引入民間資本進行擴張,但數次招商均無果而終,最終由省政府出面,新華都老板陳發樹以新華都集團和下屬公司名義出資4800萬元,拿到了紫金礦業33%的股份。
陳發樹挖到了其人生中最大的一塊大金礦。
陳發樹以不足4800萬元的投資,獲得了紫金礦業21.77億股的股份,按照紫金礦業目前10.64元左右的收盤價計算,陳發樹在紫金礦業上的身價就超過百億。僅從2009年4月27日至7月1日,陳發樹減持紫金礦業無限售條件流通股2.94億股,就可為其套現27.3億元。
雖說紫金礦業成為陳發樹的掘金之地,但2008年新華都的上市,也讓這位億萬富豪在自己的老本行上風光了一把。2008年7月,新華都登陸深交所,而和所有企業上市“造富運動”一樣,新華都的上市也造富了一批人,而這一次的造富對象則是以新華都集團實際控制人陳發樹為首的“陳氏家族”成員。
公開資料顯示,陳發樹通過直接和間接方式共持有新華都40.76%的股權,而其諸兄弟也分別持有公司相當股權。
招股說明書顯示,發行前,在新華都的股東中,第一、第二大股東為新華都集團和新華都投資,分別持有該公司58.69%和11.73%股權,其余股東全是29名自然人。這些自然人股東中,陳志勇、陳志程、陳云嵐與公司實際控制人陳發樹系兄弟關系,陳耿生系陳云嵐之子,劉國川系陳發樹姐姐之女婿。在職務分配上,新華都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職務由陳志程、周文貴、上官常川等擔任。池金明、葉蘆生、陳云嵐、陳志偉等為新華都集團或其下屬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
上述“陳家人”中,持股最多的陳志勇持有該公司788.4萬股,最少的陳云嵐和劉國川也持有該公司40萬的股權。
6柯希平家族
33.22億元/紫金礦業
□男,49歲□公司總部:福建廈門□所屬行業:貴金屬礦采選業□上市公司:紫金礦業(601899.SH)□股東地位:持有紫金礦業2.24%股份
紫金礦業成就了兩大富豪,頭一個是陳發樹,第二個是柯希平。陳發樹被稱作福建首富,柯希平就只能屈居其次,成為廈門首富,但是名頭雖然沒有那么勁,財富卻依然驚人,2000年低價進入紫金礦業,給這位廈門富商帶來超過33億元的巨資。
柯希平,生于1960年。1989年任福建省鄉鎮企業供銷公司廈門公司總經理;1994年成立廈門恒興實業有限公司,出任董事長至今。
這位陳發樹的廈門老鄉最近一直和紫金礦業聯系在一起。
2009年6月初,京東方增發120億股,柯希平以2.40元/股的認購價,花16.8億元認購了京東方7億股增發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而這件事也被人認為,其資金來源與他減持紫金礦業7476.69萬股套現6.7億元有關。
2009年5月6日,紫金礦業就已經公告稱接到了股東柯希平的減持通知,稱4月27日至5月5日分別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統、競價交易系統減持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合計約0.75億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0.52%。減持前,柯希平與其一致行動人廈門恒興合計持有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8億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5.51%。
事后,柯希平對動用紫金礦業減持資金認購京東方股權說法予以否認??孪F椒Q,這只是其資產中的小部分。
16.8億元可能真的只是柯希平資產中的一小部分。
按照熟知柯希平的人士口吻,柯希平屬于“10億元先生”,在資本運作上,經常一出手就是10億以上的項目。
7劉漢元家族
32.34億元/通威股份(10.28,-0.37,-3.47%)
□男,45歲□公司總部:四川成都□所屬行業:農林牧漁、新能源□上市公司:通威股份(600438.SH)□股東地位:持有通威股份47.59%股份
在水產飼料業,劉漢元和通威集團一路走得那么穩健而迅速。當年,劉漢元不滿20歲創業,靠一項養魚專利技術和500元起家。今天,通威已經成為中國水產飼料業的霸主,連續9年保持行業產銷量和市場占有率第一。更引人注目的是,以飼料發家的劉漢元正在將目光投向新能源行業。
通威股份旗下永祥多晶硅公司2008年上半年順利完成了一期1000噸/年多晶硅項目的建設,并于當年7月份產出了第一爐多晶硅產品。此外,永祥硅業的三氯氫硅年產15000噸擴產項目于去年底順利投產,永祥股份年產100萬噸電石渣綜合利用生產水泥項目也于去年下半年全面投產運行,基本形成了從燒堿、PVC、三氯氫硅到多晶硅、電石渣水泥的相關項目綜合利用產業鏈。
除此之外,2009年公司將根據經濟和行業的發展趨勢,在恰當的時機推進二期3000噸/年多晶硅項目。
對此,劉漢元稱,公司內部評估可以在2010年9月份前投產。2008年一期項目投產后,后幾個月大約生產了160噸多晶硅。今年一季度產量在130噸左右,董事會的目標是今年全年一期多晶硅項目產能發揮率在70%以上,在700噸以上。
劉漢元的事業起源于一個跟新能源多晶硅完全沒關系的行業,養魚。
【延伸閱讀】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本文地址:http://www.biz8848.com/news/show.php?itemid=3067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東方風力發電網
東方風力發電網
微信掃描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