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霧霾天氣席卷全國多個城市,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環保、節能減排成為公眾議論和關注的焦點問題。
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加快能源替代,使用清潔能源刻不容緩。素有“藍天白煤”之稱的風能是清潔能源的一種,我國風資源豐富,東北、華北、西北等“三北”地區是風電發展的主要地區。但隨著風電裝機的快速增長,“三北”地區棄風問題日趨嚴重。
“棄風”成為制約風電進一步發展的主要瓶頸。
電源電網負荷統一規劃
近年來,風電與負荷需求增長不同步的矛盾逐步顯現,所以在風電持續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電源、電網和負荷的統一規劃顯得尤為重要。以吉林省為例,吉林風能資源主要分布在西部不發達地區,而西部風電電源發展迅猛帶來電力供大于求等問題。十年間,吉林電網直調裝機容量增長2.6倍,風電機組裝機容量增長了12.6倍,而最大負荷僅增長0.76倍。風電的迅猛發展和負荷的緩慢增長形成鮮明對比。
要讓風電維持可持續發展,政府、電網企業要建立起協調機制,讓電源建設與電網建設“步調一致”,將重視送出和消納風電問題擺在與資源開發同等重要的位置。與火電、水電相比,風電項目的前期工作流程相對簡單,核準與建設周 期短。由于風電與配套電網項目核準缺乏有效的協調機制,致使部分風電項目接入系統工程滯后于風電場建設進度。
同時,電網規劃部門無法從總體上準確把握政府風電開發布局、開發規模和建設時序,因而無法在電網規劃中充分考慮風電場接入。所以,各地要統籌規劃風電大規模開發以及電網發展,按照電網規劃的整體規模,合理地調控風電總體規模,形成風電規劃與電網規劃的互動協同機制,合理引導風電項目有序建設,使常規電源、可快速調節電源、風電、電網和負荷協調發展。
風電平穩并網科研做支撐
風力發電具有隨機性、不確定性、反調峰性等特點,特別是每年進入10月中旬,吉林省冬季處于供暖期,且這時風功率密度和風速最好。由于供暖需要,吉林省內電源結構中供熱機組比重大,約占火電機組的76%。為了保障居民供暖,電網調度必須保證擔負供熱任務的熱電機組出力維持在一定水平之上。而在負荷總量不變的情況下,供暖期里分給風電機組的負荷空間就會相應降低。這是導致北方省份冬季電網風電機組利用小時數低、消納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