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新能源飛速發展的一張大網已經撒下,2015年正是起始之年。
在2015年,按照能源發展戰略計劃頂層設計的要求,一系列具體的實施步驟行將展開,可以想見,新能源還將受到更大的熱捧。
有機構分析表示,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中,新能源概念將成為股市中一個持續的熱點,相關企業的股票因為其成長性得到認同,將借國家實施新能源戰略的東風,取得超常規的發展,并且為投資者帶來很大的收益。
從年初資本市場上演的新能源股暴漲行情,到年末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的出爐,貫穿全年的是“國家隊”和民資對于這一領域持續的追逐熱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光伏行業。
新能源發展藍圖已敲定
實際上,在2014年,國家能源局已經為未來6年內新能源發展前景規劃好了藍圖。
這份藍圖就是前不久剛剛公布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未來6年的時間內,中國的能源發展戰略定位為綠色低碳戰略,而且明確要求要大幅增加風電、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電消費比重。
眾所周知,所謂“新能源”,也就是非常規能源,通常指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和核聚變能等。
按照能源局的計劃,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這一數據在2013年底時還是9.8%。由此可見,未來對于新能源來講是一個不錯的發展機遇。
作為新能源中比較重要的太陽能和風能,未來所面臨的發展機遇要遠遠好于常規能源。
按照能源局的部署,未來6年,在風電領域,能源局將會重點規劃建設酒泉、內蒙古西部、內蒙古東部、冀北、吉林、黑龍江、山東、哈密、江蘇等9個大型現代風電基地以及配套送出工程。
在中東部地區和南方地區,將會大力發展分散式風電,穩步發展海上風電。到2020年,風電裝機達到2億千瓦,風電與煤電上網電價相當。
而在太陽能領域,到2020年,光伏裝機達到1億千瓦左右,光伏發電與電網銷售電價相當。這就意味著,能源局還將加快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穩步實施太陽能熱發電示范工程。
目前,針對光伏行業的發展,能源局提供了很多政策支持。就在2014年,多個政策動向為光伏產業在2015年的發展打下政策基礎。前不久,能源局在已公布的第一批18個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的基礎上,新增12個示范區,其中江蘇2個、浙江7個、安徽1個。
政策利好不斷力度空前
盡管當前新能源發展還存在諸多困難,不過政策利好正在不斷向這一領域傾斜。
盡管光伏產業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曾遭遇挫折,但國家能源局在今年下半年接連出臺多項政策,力促光伏產業發展。
按能源局的部署,未來在分布式光伏發電方面,激發民營資本的投資積極性仍將是重點。在近幾個月的時間內,能源局先后下發了《關于印發實施光伏扶貧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關于印發全國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方案(2014~2016)的通知》等諸多新能源利好政策。
尤其是在新能源管理權限下放以及鼓勵民營資本進入方面,能源局政策力度前所未有。
“已將發電的管理權限下放到地市級的能源主管部門進行備案,并且對各個環節進行了簡化,近期準備對示范區分布式光伏項目采取先備案、后追加規模指標的方式進行管理,進一步激發各個投資主體,尤其是民營企業參與項目建設的積極性。”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朱明稱。
由于目前光伏產業還處在新興階段,國家補貼就顯得十分重要。在補貼政策方面,朱明表示,“正在協調財政部和電網企業盡快簡化補貼的資金發放流程,保證國家財政補貼及時到位。”
據了解,目前已有不少省份下發了地方版的補貼方案。
“如果對比今年的情況,明年應該會更好。以上海為例,上海現在是全國補貼政策最好的地方,5月份的時候,上海就出臺相關政策,在全國補貼的基礎上,對企業再補貼0.25元,對個人補貼0.4元。”江蘇海里奧光伏設備有限公司總裁劉標稱,這樣一來,到9、10月份時,政策效果已逐步顯現,上海地區的一些小工廠都開始投資相關設備。
浙江太陽能行業協會沈福鑫告訴記者,除了浙江省一級的補貼,浙江省內各市、縣都出臺了相關補貼文件,完善了浙江省的配套政策。“比如嘉興市,省市縣三級補貼可以補貼到同一個項目,也就是說一個項目在國家補貼之外,還可以獲得0.3元/千瓦時左右的補貼。”
新能源并網難題亟待解決
在未來發展的藍圖下,新能源的前景看起來一帆風順,而事實上目前光伏、風電等行業也面臨著一些需要克服的困境。
2014年前三季度,全國光伏發電量達到180億千瓦時,相當于2013年全年發電量的200%,全國新增光伏發電并網容量379萬千瓦,其中新增光伏電站并網容量245萬千瓦,新增分布式光伏并網容量134萬千瓦。不過,這一數據離年內光伏裝機總的目標仍有差距。
盡管國家對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的開發十分支持,不過目前新能源開發還有很多條件需要改善,如在2014年,國家能源局曾經對甘肅地區可再生能源發電并網情況進行調研,發現包括棄風、棄光現象以及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不到位等諸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