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持續扶持再生能源 風電裝機或超預期增長
近日,能源行業落實“大氣十條”的一攬子細則出臺。進一步明確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目標,并再次提及要保障清潔能源供應,加大向重點區域送電規模。持續受到政策扶持,風電等可再生能源有望再次迎來快速發展期。
有機構預計,受政策持續關注,棄風限電情況逐步改善。陸上大量已批未建風電項目有望加快建設,海上風電則為行業打開上升空間,風電裝機未來兩年有望實現30%以上的快速增長。
5月16日,發改委、能源局和環保部三部門聯合發布《能源行業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方案進一步明確了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目標。2015年,全國水、風、光電裝機容量分別達到2.9、1.0和0.35億千瓦。2017年,水、風、光電裝機容量分別達到3.3、1.5和0.7億千瓦。
方案還提出,要有序推進甘肅、內蒙古、新疆、冀北、吉林、黑龍江、山東、江蘇等風電基地建設,同步推進配套電網建設,解決棄風限電問題,大力推動分散式風電開發。促進內蒙古、山西、河北等地風電在京津唐電網的消納,京津唐電網風電上網電量所占比重2015年提高到了10%。2017年提高到15%。探索風電就地消納的新模式,提高風電設備利用效率。加大節能發電調度、可再生能源并網發電和全額保障性收購的監管力度,推進跨省區電能交易、發電權交易等靈活電能交易,減少棄風、棄水、棄光。
風電已成為我國繼煤電和水電之后的第三大主力電源。但出力占比仍然偏低,國內仍有大量風場資源未被開發。隨著特高壓線路陸續建成、國家并網政策推動,必將大幅提高風電運營商并網率,從而帶動運營商利潤率復蘇,刺激運營商風電裝機的積極性。2013年哈密-鄭州特高壓線路建成,促使新疆成為當年風場增長最快的地區。
今年各地扶持清潔能源發展的配套政策頻出,疊加去年風電運營商盈利出現改善,國內幾大風電運營商都有上調裝機規劃的沖動。據了解,今年一季度風機招標量超過7吉瓦,為近兩年單季風機招標量新高,也印證了上述判斷。
機構預測,今年風電裝機規模有望超過國家年初制定的18吉瓦裝機目標,達到22吉瓦年度新增裝機歷史新高,而這也將帶動風電整機出貨出現快速增長。
1、泰勝風能(300129):完善風電布局 進軍大容量多晶硅鑄錠爐
公司概況:公司是國內風機塔架行業龍頭,多年來秉承“以技術為根本、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基石”的經營理念,擁有資金、技術、品牌、客戶優勢。2011年,公司攜手普羅從事大容量多晶硅提純和鑄錠設備的生產,開始了多元化生產的第一步。
以技術根本,升級產品,應對行業洗牌:2011年起風電行業進入調整時期,淘汰落后產能,逐步開發海上風電,高效利用陸地風場,大功率風機成為發展趨勢。泰勝風能為上海電氣制造了國內首臺3.6MW級海上風機塔架,為華銳風電科技制造了的兩臺6MW陸上低溫型塔架。上市后公司加強2.5MW-5MW風機塔架產能建設,其產品研發和布局具的前瞻性。
以市場為導向,客戶為根本,鞏固提升市場份額:公司的生產基地分布于上海、江蘇東臺、內蒙包頭、內蒙呼倫貝爾、新疆哈密等地,覆蓋中國最優風場資源。公司立足國內拓展國際市場,與中外知名整機制造商和風電場都建立緊密合作關系,在風電塔架行業形成了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信譽度,力求穩步提高市場份額。
進軍大容量多晶硅爐,發展多元化產品,打造成長亮點:近期,公司成為上海普羅設計的多晶硅提純與鑄錠爐的唯一指定加工制造單位。大容量鑄錠爐采用一爐四錠模式,在沿用現有坩堝、開方設備、切片設備的同時,大幅增加四倍產量,可降低單產能耗、節省人工、提高生產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為強化合作,未來公司還可能收購普羅不超過10%的股權。公司可利用自身鋼架構生產的豐富經驗和全國多處基地,逐步加大多元化產品拓展。(國海證券 張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