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危機四伏的年份
“大家做我也做,老百姓都是這樣的。話說回來,只有形成產業特色,外面的人才會知道,生意才好做。”說到致富,好生鎮做花卉種植的張師傅這么認為。
恐怕大多數鄒平人也是這么想的,甚至全國更多的中小企業主。
當地一名金融機構人士評價,鄒平縣大多數中小企業主文化程度不高,沒幾個人關心宏觀經濟,更別說什么結構調整。但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到,人的潛力是巨大的。
“以前,種莊稼的、開貨車的、當村干部的……”一位出租車司機對當地幾家知名企業老板的經歷如數家珍。
在上述金融機構人士看來,缺乏對宏觀經濟形勢的判斷,是這一輪經濟下行周期中,鄒平縣大多數企業出現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長星集團。
“朱玉國的失利主要在于他本人,一方面大勢判斷錯誤,另一方面在企業管理方面,也沒有形成一種良好的決策機制,可以避免其決策錯誤。”該人士表示。朱玉國正是長星集團董事長。
長星集團是鄒平縣長江鎮的代表企業,旗下核心企業包括山東群星紙業有限公司、山東長星風電科技有限公司等,分屬風電、造紙、建材及化工材料行業。2013年國慶期間,該集團傳出60多億貸款無法還息付本的消息,貸款涉及十幾家銀行,主要原因是被風電投資拖垮。
在當地縣政府主導引入戰略投資者無果后,今年2月份,山東濱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正式裁定長星集團進入破產重整程序,雖然部分資產仍在尋求戰略投資者,但部分資產也陸續申請破產,首先就是群星紙業。
不少鄒平人正在擔心,同樣的場景會發生在更多企業身上。
位于好生鎮的豪盛集團,是中國最大的竹纖維家紡生產基地,產能及銷量占據全國竹紡市場百分之九十以上,先后推出中國結、巾品世家兩大竹纖維品牌,被認定為“山東省著名商標”和“中國馳名商標”。
這樣一家企業,自去年底以來卻盛傳資金鏈出現問題,目前主要靠擔保企業幫忙償還貸款和利息。而除了“今年企業確實很困難”之外,一名豪盛集團員工并不愿意透露更多。
相關債權銀行人士則并不掩飾對鄒平企業的特別關注,但是“政府暫時還不會讓鄒平出現第二家長星”。一家債權銀行人士的話頗有些耐人尋味。在長星集團的債務重組中,政府曾一度協調資金償還銀行利息。
另外一家坐落在鄒平縣青陽鎮的鋼鐵企業,廠區的煙囪正在冒著滾滾濃煙,一條新上的生產線正在建設之中。即使如此,卻也成為多家銀行重點關注的客戶。
“其實很多工人已經放假了。”當地一位居民指著廠區墻外的車棚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以前這里都是“滿滿的”。
類似的傳聞還涉及當地多家較大企業,雖無從證實,但流言甚廣。走在長山鎮工業園區的開元大道上,突然覺得有些過于意外的安靜,或許只是心理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