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去年首輪海上風電招標結束一年多,但位于江蘇的四個項目仍然在上報核準,尚未正式開工。
“因為首次接觸,各家企業對海上風電程序不大熟悉。”山東魯能集團東臺項目辦徐姓主任在接受財新記者采訪時有些無奈地表示,“我們爭取今年核準,今年年底開工。”
記者了解到,去年中標的四個項目基本上都在同步進行,除了東臺項目外,濱海、射陽、大豐三個項目也都在申請審批程序中。
在去年廣受關注的100萬千瓦首期海上風電特許權項目招標中,四家央企子公司從幾十家投標方脫穎而出。國家電網旗下的山東魯能集團(中標價0.6235/千瓦時)中標了東臺20萬千瓦的潮間帶項目,裝機規模各為30萬千萬的濱海、射陽近海項目,分別由大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標價0.737/千瓦時)與中國電力投資有限公司(中標價0.7047/千瓦時)分別奪得;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標價0.6396/千瓦時),則拿下了大豐20萬千瓦的潮間帶項目。
海上風電在中國尚屬起步階段,國家能源局在2009年首次提出發展海上風電的構想,去年發起首輪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首期四個特許權項目不同程度的遇到海域使用面積變化、與圍墾區、軍事用海沖突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