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國內風電整機價格再創新低每千瓦不到3200元!業內人戲稱:已經賣出了“蘿卜白菜價”。此時距我國躍居全球最大風電裝機國不過百余天。在迅猛膨脹的國內風電市場刺激下,風電裝備業的競爭白熱化,價格戰只是一個縮影。
年初,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綠色和平組織聯合在京宣布:我國成為全球最大風電裝機國。統計顯示,截至2010年年底,我國累計風力發電裝機容量達到4182.7萬千瓦,首次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近年來,在國家新能源扶持政策的激勵下,風電領域成為我國能源投資的熱土。包括我省在內,24個省市建設了風電場,河北、內蒙古、甘肅、我省沿海等多個國家級千萬千瓦風電基地進入快速成長期。上海東海大橋1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2010年6月正式投入運行,成為除歐洲之外的最大海上風電場。從2005年開始,我國風電裝機量連續5年翻番2009年,以2580萬千瓦的累計裝機容量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二;2010年,裝機容量又較上年增長約62%。而美國國內氣候立法卻始終未能成功,使得國內可再生能源行業投資信心受到了影響,2010年估計新增容量僅為500萬千瓦。
國內風電的高速發展帶來明顯的環保效益,對國內風電裝備產業成長的推動更為明顯。4182.7萬千瓦的風電裝機容量,相當于每年可替代燃煤消耗3129萬噸,減少超過90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還減少了近3.3萬噸懸浮顆粒物、6.4萬噸二氧化硫以及6萬噸氮氧化物。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市場上擁有資質的風電整機企業五年前不到10家,多數是外資企業。今年初已有30家以上,且多數是自主品牌。截至2009年的數據顯示,國內排行榜前四位已由自主品牌占據華銳、金風、東汽、聯合動力,其市場占有率之和已逾2/3!這4家企業也已進入了世界風電裝備制造業10強,并開始出口海外。而曾經獨占鰲頭的四大洋品牌丹麥維斯塔斯、美國通用、印度蘇司蘭、西班牙歌美颯,均已跌落前五名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