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領先技術淪為擺設,讓陳銘感到非常郁悶。近日,在北京科博會上,一臺功率強大、不停轉動的“大風車”吸引成千上萬觀眾駐足觀望,成為展會一道獨特的風景。同樣的情形出現在上海世博會上。作為投資數千萬元研制的兆瓦級風力發電系統——“大風車”目前僅限于觀瞻,同時企業發展遭遇困局,陳銘稱“頭痛得不得了”。
陳銘的身份是國能風力發電有限公司(下稱國能風電)總經理,近日,在北京科博會上,陳銘接受了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呼吁國家扶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風電技術。
陳銘告訴記者,國能風電之所以遭遇發展困局,主要是源于“產業霸權”的存在,使得國家風電政策客觀上起到了保護落后技術的作用。
據介紹,國能風電是全球唯一掌握兆瓦級垂直風力發電技術,并已進入產業化過程的高科技企業,全套技術為自有知識產權。
不同于傳統水平軸風力發電,國能風電“大風車”采用的是垂直軸風力發電技術,該技術綜合了垂直葉片氣動特性及其增能原理、無鐵心永磁發電機技術、盤式外轉子永磁磁懸浮技術及DSP+FPGA電子變流控制技術等多項前沿技術,具有工作風速范圍寬、發電穩定、可靠性強、環境協調性好、維修簡單、安裝方便、投資成本較低等優點。該技術適用于建筑陸地和海上風場,也可在原有的風場中建設立體風場,大幅度增加發電量。
“這項技術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會崩潰,即便高風速也能繼續運轉。”長期以來,困擾風力發電的最大問題就是穩定性差,陳銘說,由于這樣的原因,很多風場建成后無法并網,但國能風電攻克了這一難題。在他看來,“原來的(水平軸)風力發電機都要淘汰掉”,但是現在的問題是由于“產業霸權”的存在淘汰不了,新的先進技術無法得到大面積的推廣應用。
在這之前,德國一家風力發電公司曾表示愿意出資1億元購買國能風電上述風機技術,但國能風電沒同意。“這項技術國家沒拿一分錢,但我們的風機在參與招標過程中卻受到不公正的限制。”陳銘說,如果國家再不扶持,國能風電可能將這項技術賣給國外,也許值1億歐元。
迫使陳銘考慮出售該項技術,除了技術本身未引起有關部門重視外,國能風電賠本賺吆喝也是主要原因之一。陳銘坦承,國能風電自2004年成立以來一直在“燒錢”,每年投入在1000萬元左右,累計已達六七千萬元,公司目前沒有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