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能源局還是工信部,都在加緊制定風電設備行業標準工作,這將在下一步大大促進行業分化和整合,風電設備龍頭優勢將愈加凸顯。
工信部于3月26日發布了《風電設備制造行業準入標準》(征求意見稿),《標準》規定,風電機組生產企業必須具備生產單機容量2.5兆瓦及以上、年產量100萬千瓦以上所必需的生產條件和全部生產配套設施。目前國內生產風電整機的企業已達80 家,能達到這一標準要求的廠商僅十家左右,包括華銳風電、金風科技、湘電風能、東方電氣、國電聯合動力、中船重工、廣東明陽、Suzlon、Vestas、華儀電氣[16.75 1.89%]。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標準》明確表示,“優先發展海上風電機組產業化。”而海上風電對風力發電機組有特殊的要求,渤海證券分析師李新渠表示,預計此次招標將以3MW機型為主,2MW及2.5MW機型因單機容量太小,即使經過改進,應該不會有太大份額。“目前國內具備海上風電發展經驗的風機廠家并不多,金風科技目前有一臺海上風機投入運行,并獲得很多經驗。”因此,海上風電的發展將進一步鞏固風電龍頭的優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