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電材料設備網:據不完全統計,全球陸上風電運維市場每年將有40GW的增長。預計到2023年,全球陸上風電運維的市場將達到555GW,風電運維將形成具有巨大商機的產業。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如果建造一臺機械,在它運行的同時,就需要有人保證它處在最佳運行的工作狀態。對于全球的風電產業來說,這樣的“人”已經出現了。目前根據估算,全球新興的運維公司已占有了318GW已投運風電機組的運維市場。
為什么風電運維產業將會是具有發展空間的產業?
首先,風電設備制造商通常對機組只提供2-5年的質保,而一臺風電機組的生命周期是20年;其次,據估計,目前投運的兆瓦級風電機組已有大半出了質保期。當質保期結束后,風電機組的關鍵部件,如:齒輪箱、發電機、軸承、制動器等仍需要繼續維護。于是業主需要機組運維解決方案,而對于那些可以提供運維服務的企業,無疑是巨大的商機。
據不完全統計,全球陸上風電運維市場每年將有40GW的增長,預計2023年,全球陸上風電運維市場將達到555GW。而根據Navigant的推算,到2023年,全球陸上風電運維市場將從2013年的33億歐元增長到116億歐元。由此可見,風電運維產業前景巨大。這也為剛剛遭遇全球經濟滑鐵盧的人們提供了新的就業機會。正如BTM咨詢研發總監所說:“運維市場實際上是比風電制造行業更加穩定,風險更小的市場,而每年的40GW也將是一個巨大的空間。”

該圖是2013-2023年全球風電運維市場發展趨勢預測(綠色:在質保期內的風電機組,藍色:出保質期的風電機組)
競爭
目前已經衍生出幾種不同的運維商業模式,有些業主選擇與機組制造商續簽運維合同,有些業主則選擇自行運維,而更多的業主則開始選擇與獨立第三方運維公司簽訂運維合同,不管是哪種模式,業主都需要在機組出質保期前盡快決定那種方案更適合。因此就有許多知名的設備制造商看準了這個機遇,正努力從中分一杯羹。比如Enercon、Gamesa、GE Wind、金風科技、Nordex、Siemens、Suzlon Group、聯合動力以及Vestas。
法國電力公司可再生能源(EDF)就建立了一個獨立的運維服務公司。該公司的運營總監Dalen Copeland表示:“運維市場目前很火爆,競爭也很激烈,市場火爆是因為比如像美國、北美這樣的地區,由于之前政策的利好,風電以及可再生能源項目發展較快,但是,如果2015年底時,生產稅收抵免政策不再延期,那么在短時間內,這些地區將有大量風電項目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項目的設備因出質保期而無人管理,而所謂競爭激烈,是因為很多風電設備制造商因為風電機組的全球銷量下降,而將目光轉向了運維服務的市場。”EDF在運維領域的業務以開展25年之久,起初是因為機組制造商無暇對他們所出售的機組進行運維。而現在該公司計劃將業務從北美擴張到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