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放量
在風電行業瓶頸因素逐步化解,上游制造業毛利率水平及下游風電場投資回報處于周期性上升通道的同時,國家政策也力推清潔能源作為“穩增長”的一大支點,而風電作為清潔能源的領軍力量將起到扛鼎作用。
在中國采購與招標網上,記者注意到,5月份第一周發布的涉及風電場項目招標公告達64個,較2011年和2012年同期翻倍增長。
有券商研究員對記者表示,按照行業招投標到開工的推進規律,今年風電招標將為中標企業帶來明后兩年的訂單,為企業未來業績穩步增長儲備“存糧”。
根據相關企業提供的數據,截至去年6月底,國家前三批核準的9040萬千瓦項目中,約60%(5400萬千瓦)還沒有招標或開建,加上今年年初核準的2760萬千瓦,已核準未開建風電項目達到約7200萬千瓦。這些項目將在2014~2015年集中開建。
目前,西部一些大型風電基地項目已開工建設。據記者了解,去年下半年獲得核準的甘肅酒泉風電基地二期以及新疆哈密風電二期項目,自今年開春以來全面進入開工狀態。按照規劃,兩大風電基地項目建成后,將新增裝機量分別為300萬千瓦和600萬千瓦。
另外,風電運營商對今年風電發展也較樂觀。據記者了解,目前龍源電力項目立項、投資決策、開工決策均按年初計劃100%完成,招標工作完成71%。
而風電項目開發加速將直接帶來設備商訂單的放量。業內人士表示,僅以甘肅酒泉和新疆哈密風電項目為例,900萬千瓦的規模預計將新增超過300億元的風電設備需求。
以金風科技為例。早在2010,金風科技就在哈密地區投建了兆瓦級風電產業基地。目前公司訂單情況同比向好,處于生產任務飽滿狀態,預計2014年1~6月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3.24億~3.71億元,同比增長250%~300%。
值得注意的是,國務院參事特約研究員、原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指出,風力發電行業存在產能過剩問題,1/3的設備處于閑置狀態,發展形勢不容樂觀。而80余家風電整機制造企業以及上游的零部件制造企業都面臨價格不斷走低、貨款拖欠嚴重、質量隱患頻發。
當前,發達國家都把發展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作為搶占未來產業制高點的重要手段,列入國家戰略計劃,并且優先發展。事實上,我國部分風機制造企業已經有了進軍海外市場的經驗,通過海外收購、投資建廠,力圖從本土化走向全球化。例如金風科技已經開始加大在美國市場的投資力度,包括銷售風機設備和建設風電場。其總裁郭健也坦承,早在公司設計之初,他們就在考慮做大做強、走出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