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電力行業協會風力發電專委會李建春秘書長在2014全國風電后市場專題研討會上的發言
有機會和大家一起交流有關風力發電的內容是我學習的好機會,聽了剛才幾位的發言深受啟發。這里首先感謝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風力機械分會為我們提供的平臺,楊校生理事長精心謀劃、祁和生秘書長認真組織落實使得這次會議很有特色,在這個時候召開這樣的會議非常必要。我參加了不少風力發電內容的會議,給我的感覺是在規模上是近年來最大的,而從內容上又是最好的一次!剛才楊校生理事長對我國風力發電全行業的情況進行了通報,從現狀到未來、從風力發電運營管理到設備制造營銷、從國家相關政策的解讀等幾個方面作了一個很好的報告,對開好本次會議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
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風力機械分會是我國從事風能研究、開發、利用最早的社團組織之一,因此,在國際國內有較高的聲譽和影響。機械工業部是對內蒙古風能開發利用支持最早和最大的國家部委之一。從離網戶用小型風力發電機到大型風力發電并網一如既往,內蒙古的風力發電能有今天的規模、效益和發展離不開你們付出的心血,在此,我代表內蒙古電力行業協會向你們表示誠摯的謝意!
我和大家主要從內蒙古風力發電的基本情況、依法推進風能的開發利用、我們的有關工作及存在的問題、發展愿景和思考四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交流。
一、基本情況
內蒙古是我國開發利用風力發電最早的省區之一,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到現在已有四十多年了。從離網型戶用的微小型風力發電機、風力提水機的應用開始,以解決遠離電網地區農牧民的照明和人畜飲水做起,不斷擴展到大型風力發電場(機組)并網運行,為電網末端補充電能支撐電壓,乃至又成為內蒙古的第二大電力能源,并開始由補充能源向可替代能源、主力能源過渡。1978 年“內蒙古風力發電研究所”的組建又成為我們開發利用風能的重要基礎;1989年朱日和風電場五百千瓦風力發電機組在蒙西電網并網成功,不僅為內蒙古大力開發利用風能提供了十分必要的支持,而且又成為內蒙古風力發電的搖籃。內蒙古蒙西地區在2013 年的二月份以1004.41 萬千瓦的并網風力發電設備裝機容量,在“全國八大千萬千瓦風力發電基地(蒙西、蒙東、新疆、河北、甘肅、吉林、江蘇、山東)”中率先成為踐行的帶頭落實者。
截止到六月三十日,內蒙古自治區并網風力發電場202 座,發電設備裝機容量1909 萬千瓦, 占全區發電設備裝機容量的21.88%,占全國風力發電設備裝機容量的23.07%。其中蒙西地區115 座裝機容量1141 萬千瓦,占蒙西地區裝機容量的18.14%, 蒙東地區87 座裝機容量768 萬千瓦, 占蒙東地區裝機容量的31.51%;上半年發電電量185.73 億千瓦時,占自治區上半年全部發電電量的10.04%,占全國上半年風力發電電量的23.66%。其中蒙西地區發電量120 億千瓦時, 占地區發電量的8.48%,蒙東地區發電量65.7 億千瓦時,占地區發電量的15.11%; 上半年上網電量180.88 億千瓦時,占自治區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的15.85%。其中蒙西地區上網電量116.73億千瓦時,占地區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的12.72%,蒙東地區上網電量64.14億千瓦時,占地區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的28.63%;上半年風力發電設備平均利用980小時。其中蒙西地區1060 小時,蒙東地區861小時。
圍繞風電后市場研討會這個專題,我個人認為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風力風電的運行維護和經營管理,提高風力發電企業的綜合效益和社會效益;另外,就是風力發電的開發建設,為風力發電規范、有序、健康、持續發展創造好的環境。兩方面的工作都應遵循實事求是、務實高效的理念,圍繞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扎實做好具體工作,促進我國風力發電產業的標準化、規模化、效益化。
二、依法推進風能的開發利用
當前,風力發電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管理問題,是政策落實和依法辦事執行的問題。2005 年2 月28 日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和2009 年12 月26 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的決定”,(該法共八章三十三條)這部法的頒布迄今快十年了,回過頭看執法的情況怎樣,大家都清楚。所以說,學法、懂法、依法、執法很必要。這部法是我國發展可再生能源的一部根本大法!作為風力發電的工作者,我們首先應學好弄通弄懂,從自身做起依法辦事。同時要做好對法的宣傳工作,爭得社會對開發利用風能的理解、同情和支持,爭得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幫助。
這部法我學了好多遍了,每次學習都有新的認識和感受。就目前結合風電的實際,我感覺有八個亮點:
1. 法的第一章總則,第一條就十分明確地指出我國發展可再生能源的目的是:“增加能源供給,改善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保護環境,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從戰略高度、必要性和重要意義講的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