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你們是全部自己來投,還是要找幾個跟投者?你們愿意領投嗎?
當一個VC說“對你的項目有興趣投資”,這句話是包含著很多可能性的:
* 有興趣馬上來著手投資你的項目(Termsheet,盡職調查、談判等等);
* 有興趣參與投資,如果有另外一個VC來主導這輪投資(領投)話,可以跟投一部分;
* 有興趣來領投這輪融資,不過最終是否投要取決于能否找到其它一些跟投的投資人;
* 有興趣繼續觀察,時機成熟就投(當然時機可能永遠不會成熟)。
創業者要摸清楚投資人確切的興趣程度,以便做出相應準備,千萬不要被誤導,以為VC有興趣然后在那里干等,最后耽誤了自己融資的時間。如果你確定了投資人只有“跟投”的興趣,就爭取和他們確定一個可能的跟投資金額度,比如1/3或1/4。然后你繼續努力去尋找一個“領投”的VC,你不妨試探地push新碰到的投資人說:“你快來領投吧,我連跟投的VC都幫你找好了。”
7) 你們什么時候可以提供我Termsheet?或者是否可以根據雙方的談判要點簽一個意向書?
判斷VC對你項目興趣程度的另一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截了當問他們是否愿意馬上給你出一份Termsheet。創業者迫不及待想知道的敏感問題,比如投資多少錢啊、股份比例啊、期權啊、對賭條款啊、注資條件啊……都會一條不少地羅列在其中,要是VC對你的興趣還不到火候,那么他們一般不會費周折來出什么Termsheet的。
融資過程常常像霧里看花,投資人時隱時現,創業者不必羞羞答答,要勇敢地和投資人挑破天窗說亮話,問他們拿Termsheet,然后根據對方出的Termsheet來一條條系統地談判主要的投資條件。Termsheet、Termsheet、Termsheet,這是你在融資道路上最重要的一個里程碑!
8)你們在投資以后,通常是如何管理被投公司的?
對于投資人來說,投資只是一個起點,是他們工作的真正開始。投資后的管理大有講究,有的投資人管得嚴,比如會要求指派財務總監進入公司的核心管理團隊,還有的會要求每月召開董事會、要被投公司建立各種監管和匯報制度……也有的VC砸了錢以后就死活不管了,一年半載開個董事會也指派個投資助理來當替身。了解一下VC投資后的管理要求和方式,也可以幫助創業者判斷值不值拿他們的錢。
9)你們最后決定投資前,還要我做些什么?有沒有一個清單可以給我?
對于第一次融資的創業者來說,一方面應該學習有技巧地push投資人,同時也應該積極配合投資人完成投資過程中的所有必要程序,比如盡快拿到盡職調查清單,以便提前做好盡職調查的準備。
不過,創業者“主動配合”投資人的動作要有禮有節、適可而止,切忌過分熱情、過份大方,因為融資談判是一個雙方提親、相互了解、探討婚嫁大事的“前戲”過程,創業者要適當擺些關子,以增進你對VC的神秘感和吸引力。有些創業者過于樂觀,在還沒有拿到Termsheet之前,就讓VC來了解技術后臺、客戶合約細節、甚至著手處理一些公司里以前遺留下來的敏感股權問題,結果創業者廢了好一陣心血,VC卻連個起草Termsheet的工夫都沒花,拍拍屁股說不投了。
創業者在打開自己的大門讓VC進來翻箱倒柜做盡職調查之前,一定要先談好了主要的投資條款,雙方在Termsheet上簽了字。切忌盲動,要把握節奏,懂得那些事情可以快、那些要慢。
10)你們投資過的公司中,有沒有什么案例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每個有經驗的投資人都會有成功和失敗的教訓。作為投資人來說,和創業者交流自己的成敗案例,無疑是培養和教育創業者成為投資人所親睞的創業團隊的最好方法,前車之覆,后車之鑒。對于創業者來說,融資豈止僅僅是一個“搞錢”的過程,這也是一個學習投資的好機會,創業者應該學會如何從投資人的角度看創業,怎樣的公司投資人喜歡,怎樣的公司投資人頭大……投資和創業一樣,都是永無止境的大學問,創業者創業成功了都會去當投資人,現在就開始,在融資中學習投資吧!(文/喜馬拉雅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