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精品的內容,也要有特色的渠道。騰訊精品課與媒體、政府、公益組織等諸多機構合作,通過多種渠道將課程呈現在廣大學習需求者的面前。2014年9月,騰訊精品課在600多大學校園中進行開學季推活動,將大學規劃、職場素養等實用課程內容送到校園中。同時,作為騰訊精品課的特別節目,《理想時間》的錄制現場從演播間被搬到了大學校園——節目嘉賓的名人效應,現場觀眾的口碑傳播,再加上騰訊既有的豐富的線上推廣渠道——這種將線上線下資源相結合的推廣渠道,讓這個節目才錄制三期就聲名斐然,在大學生人群中具有了相當的影響。不過《理想時間》這類進入校園錄制的名人分享類節目很難被其他在線教育機構復制,所耗費的成本也比其他純在線教育課程大很多,因此未來并不會成為騰訊精品課的內容主流。其定位在一段時間仍是做出精品亮點,拉動社會各界特別是大學生用戶對騰訊精品課的認知和使用。
任重而道遠的探索者
盡管上線不到一年注冊用戶已達2000萬,但潘鴻雁對騰訊精品課的態度仍冷靜低調,“騰訊精品課是我們在在線教育浪潮中探索而產生的一個產品,雖然目前發展形勢不錯,但初期探索依然沒有完成。我們從當下所具備的優勢和資源入手,但它的著眼點并非當下,我們一直都在探索中不斷進行著產品自身的完善。”
借力中國最大的互聯網服務提供商,騰訊精品課與騰訊旗下多個產品線聯動,依托完整而強大的產品鏈條,讓億萬騰訊用戶可以根據需求找到自己需要的學習內容,這種騰訊特色構成了騰訊精品課的競爭力,其商業模式具有鮮明的騰訊特色。對這種競爭力未來的走向,
潘鴻雁的觀點是,“在線教育發展方興未艾,但依然沒有一個被普遍認可的模式,大家都還在摸石頭。騰訊精品課平臺希望能結合自身優勢,做出更有前瞻性的產品,未來為中國網民提供體驗最好的學習產品,真正通過互聯網解決用戶的學習需求,這個目標任重而道遠。”
欄注:騰訊精品課也將繼續根據用戶學習特性的大數據,逐漸建造出個性化學習模型,讓每個人暢享互聯網學習的便利和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