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頁分享到“朋友圈”中。

企業變革必須解決的三大阻力
2015-12-04
來源: 全球品牌網
瀏覽數:1069
社會在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在變,經營環境在變,競爭環境在變,任何企業都免不了通過變革來尋求自己的生存和發展道路。
社會在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在變,經營環境在變,競爭環境在變,任何企業都免不了通過變革來尋求自己的生存和發展道路。但是,任何變革都有阻力,尤其是深層變革,阻力更大,這些阻力大多源于企業內部。要變革,不但要清楚認識那些是變革中的最大阻力,還要想好辦法解決掉這些阻力。如何解決?筆者依據自己多年的咨詢實踐談談看法:
第一大阻力:來自利益集團的阻力
企業內部利益集團的阻力是最大的阻力,因為利益集團往往是千絲萬縷,一環扣一環,牽一發而動全身。利益集團為什么會成為阻力?因為企業變革就會侵害他們的既定利益,侵害他們的利益,他們就會絕地反抗,還可能使出絕地反抗的殺手锏,許多電視里放映的殺人滅口就是這樣,為了利益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拼命。要破解這種利益集團,第一老板要下定決心變革,決心往往能威懾反抗的阻力;第二是老板要讓利益集團清楚變革對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性,讓他們知道不要為了私利而阻礙企業變革;第三在有必要的情況下,搬走利益集團的首領人物,把他們調離了,權力集團就會瓦解,就會保護不了利益,阻力就會減少;第四是依靠新生力量,團結變革力量,讓他們成為變革的中堅力量,排除困難的排頭兵。筆者曾為一家企業做變革咨詢,這家企業的主要利益集團就是營銷老總和生產老總各自都有自己的利益鏈條,銷售老總和人合作開了一家包裝物生產廠,專門供應給自己的廠家,造成產品質量不敢投訴,總算投訴也是無效。生產老總則是通過自己的妹夫做五金和原材料供應商。因為如此,業務部門敢怒不敢言,產品質量長期受到經銷商和消費者的投訴,但每次投訴都不了了之,得不到真正的解決。老板雖然有所覺察和耳聞,但也無可奈何。經過我們的調查我們做了一份50多頁的調查報告給老板,但老板始終覺得問題沒有那么嚴重。我們建議老板一是成立稽查組,由老板親自任組長,稽查組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加強掃清障礙的力度;二是制度化管理,就比如包裝物標準化檢測制度的建立,按制度執行,無論是誰的親戚都要按照制度說話。沒有標準,我們無法說清楚誰對誰錯。經過2個月的標準化運作和實施,銷售老總頂不住壓力,自己提出辭職,變革的阻力也減少了一半。過了三個月,生產老總因為自己本廠的管理驗收標準太嚴,他妹夫的廠也不再與這個廠合作。公司的產品質量從原來的無檢驗上升到成品合格率達95.8%,成本下降了11.3%,客戶質量投訴次數從平均每月5次下降到1次。
第二大阻力:來自觀念上的阻力
有人說,觀念決定命運,觀念決定行為,觀念決定模式。企業里的觀念往往是經過認識、學習和長期的經歷所形成的,它不是行為,它是意識,這種意識的存在是與個人的成長和企業的文化有關系的。很多人在某個企業工作時間長了,就會形成某種特殊的企業觀念。比如“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效益”、“細節決定成敗”、“質量就是企業的生命”、“安全第一”、“安全重于一切”。這些觀念的產生和烙印是因為企業里每天都在灌輸、實施有關聯的。但是,企業里也有一些模凌兩可、不切實際的觀念,比如在中國式管理中“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不要相信任何人,只相信自己”、“先要學會做人,再學會做事”、“做人要內方外圓”、“關系第一、工作第二”、“情、理、法”等等看似很切中要害的企業管理手段,但實際上是假大空和不著邊際的教堂理論。但是,你要掃清這些觀念,植入新型的管理理念不是那么容易的,但也不是沒有方法。我們在咨詢實踐中得出的方法是首先要理清楚那些觀念在企業里能起到正能量作用和負能量作用,目前最大的負能量觀念有哪些,然后進行排序;其次是分析哪些觀念對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正能量作用和負能量作用,并舉例說明,讓員工清晰;再次是樹立正觀念,掃除負能量觀念。開始的時候正觀念不要多,正觀念不過三;最后是樹樣板,打造樣板。
第三大阻力:來自習慣上的阻力
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習慣,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也是習慣,人們的行為絕大部分都是習慣造成的。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它經年累月地影響人的生活態度,影響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有人說,左右一個人成敗的不是其他,而是它每天的的思維習慣和行為習慣。比如,成功人士都有的共同習慣就是“早起、早睡”,“做事不拖拉”,“有計劃、有步驟、有方法”,“守時、誠信”他們的生活習慣都是很有規律的。同樣成功企業也有很多共同的好習慣。如企業關注客戶價值,關注員工利益,關注合作伙伴的利益。廠房窗明幾凈,員工精神抖擻,老板說話算數,人員職責明確。
變革就要改變不良習慣,但改變習慣是需要時間和方法的。如何改變不良習慣?一家企業的習慣改變首先是要改變老板的態度,改變老板對待員工的態度、對待客戶的態度、對待供應商的態度、對待家人的態度、對待做事的態度。一位喜怒無常的老板不可能有什么好習慣,一位變化太快的老板也你不可能有好習慣形成。因為習慣是要持之以恒才能形成的。比如說好上午九點十分開會你就必須準時開會,你就不能夠等到九點鐘的時候臨時通知說因接待一位重要客人所以會議要延遲召開。這樣的結果就是不能形成好的準時開會習慣,反正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慢慢的就形成了另外一種不良習慣,什么事都會拖延,員工會覺得領導是言而無信的。又例如,合同文件簽訂好給經銷商的返利是第二季度第一個月5號前算給經銷商,你就不能夠拖延計算或不按文件條件返利。很多企業往往是因為一時的勝利沖昏頭腦或利益關系而導致破壞習慣。我的觀點是企業要想養成好習慣或改變不良習慣,一是在企業價值觀的領導下,要確立十條左右的好習慣;二是從小處執行良好習慣,如上面所說的準時開會,不準時開會將受到什么處罰;三是任何理由也不能破壞良好習慣,很多老板喜歡帶頭破壞習慣。如規定每月15號發工資,但老板覺得拖延2到3天不是什么大問題,結果財務哪里不缺錢,也不愿意準時發放。員工把話傳出去,說這家企業糧期不準時,導致招工難。樹立良好習慣不難,難就難在堅持良好習慣,但據有人實驗,一個人養成一個好習慣需要一個月左右,但一群人同時養成好習慣時間會長一倍。
變革在所難免,尤其是信息化如此猖獗的時代,但無論如何變革,企業里的變革關鍵還是落實在人的變革上面,特別是人的觀念和習慣變革。
- 閱讀上文 >> 創業要成功,先遠離這10種毛病!
- 閱讀下文 >> 考察一次就寫出一篇好軟文做好互聯網營銷,臣妾做不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