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龍頭,發行價創滬市主板20年來最高紀錄;破發18%;49家機構被套,浮虧過3億;上市兩個多月即擬實施雙10慷慨分紅;股市“拓荒者”尉文淵、闞治東將共分得1億元。
這些詞句像個故事,主角就是今年上市來破發幅度位居第2的華銳風電(601558)。
4月13日,華銳風電3個月鎖定期滿,網下配售的2100萬股可上市流通。當日收盤價73.87元/股,較首發價90元已跌去17.9%。
臉上最無光的是49家參與網下配售的機構,包括基金、險資、社保、券商、財務公司、信托、銀行理財產品、企業年金,浮虧總額3.4億元,其中險資災情最重。
自2009年以來,大部分個人投資者或投資者所認為的打新必賺,但今年一季度以來的新股破發潮,無疑對此打出了一記重重的耳光。
49機構浮虧超3億元
華銳風電,讓機構失望了。
這只頂著“風電龍頭”桂冠的IPO,曾讓各路機構選擇瘋狂;而3個月后,當股價縮水17%以上時,尷尬的機構又面臨另一種選擇。
華銳風電首發價90元/股,發行價創滬市主板市場20年來最高紀錄。當時就有券商分析到,90元對應2011年業績估值約為25倍。“這相比金風科技(002202)18倍和整機行業整體20 倍估值,股價已有25%的估值溢價,進一步上漲的空間不大”。
結果證明,這并非“危言”。1月13日,華銳風電從上市交易的第一天始,就給眾多機構來了個“下馬威”,當天破發下跌一成,3天后,跌至74.39元。
4月13日,鎖定期滿,鎖了三個月的49家機構2100萬股得以上市流通,當天收盤價為73.87元/股,跌破發行價17.9%,3.4億元蒸發。
這讓包括基金、險資、社保、券商、財務公司、信托、銀行理財產品、企業年金等諸多機構損失了一把。
最慘的是險資,包括太平洋(601099)保險、陽光保險、幸福人壽保險公司在內的保險公司共計浮虧1.45億元,其中太平洋保險1.17億元,是所有機構中虧損最多的。
虧損僅次于險資的是券商和社保資金,前者浮虧6908萬,后者為5339萬。券商中,虧損最多的是中信證券(600030)和民族證券,分別浮虧1752萬、1001萬元。
以穩健和精準著稱的社保基金,也受災較重。包括405、407、502、601、603在內的5只社保組合在其中,合計持股331萬股。配股最多的是易方達基金管理的601組合和長盛基金管理的603組合,均持有103萬股,各虧損1661萬元。
相比而言,公募基金整體在華銳風電的投資上虧損較少,參與的基金有長盛積極配置(愛基,凈值,資訊)、長盛中信全債、大成價值增長(愛基,凈值,資訊)、廣發增強債、萬家180、易方達穩健收益和中海穩健收益(愛基,凈值,資訊)等7只,浮虧2436萬元。
風電龍頭光環不在
對于打新資金而言,華銳風電就像吹破了的氣球,境地尷尬。
4月上旬,華銳風電拋出慷慨分紅方案,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送紅股10股、派發現金紅利10元,然而,這樣的橄欖枝對于深套的機構打新資金來說,2100萬的現金分紅,顯然難抵3.4億元得巨額虧損。
但這對于原始股東而言,頗具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