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風電行業搶裝潮下,裝機量大幅增長。國家能源局發布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國風電新增并網裝機51.39GW,同比增長98.9%,其中陸上風電新增裝機48.90GW,海上風電新增裝機2.49GW。
雖然大部分風電企業上半年業績表現不俗,但是細分板塊出現分化。風電整機制造商增收不增利,上游零部件、塔樁環節受益于需求高景氣、產能利用率提升及價格上漲主營業務毛利率大多實現明顯修復。
9月3日,軸承企業新強聯董秘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受益于訂單增長,公司采用“以銷定產”的模式,營業收入主要依托訂單增長來實現。
9月3日,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由于風機交付周期在一年左右,2024年風機招標價格跌至低谷,導致今年上半年整機企業盈利承壓,2024年下半年風機招標價格逐步回升,預計后續業績有望改善。
風機盈利承壓
從六家風電整機商半年報數據來看,其總營收達到716.04億元,同比高增長,但凈利潤僅15.99億元,同時企業之間業績分化明顯。
其中,金風科技作為風機龍頭,在2024年行業還在內卷時最早放棄了低價策略,目前業績是六家之中最好的。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85.37億元,同比增長41.26%;凈利潤14.88億元,同比增長7.26%。
明陽智能、三一重能和運達股份上半年實現盈利。
2025年上半年,明陽智能實現營業收入171.43億元,同比增長45.33%;凈利潤6.1億元,同比微降7.68%;三一重能營業收入85.94億元,同比增長62.75%;凈利潤2.10億元,同比下降51.54%;運達股份營業收入108.94億元,同比增長26.27%;凈利潤1.44億元,同比下降2.62%。
電氣風電和中船科技2025年上半年業績出現虧損,其中電氣風電虧損較去年同期減少。
報告期內,電氣風電實現營業收入26.64億元,同比增長118.61%;凈利潤虧損2.79億元,同比增長27.89%;中船科技營業收入37.72億元,同比增長30.79%,凈利潤虧損5.74億元,同比下降602.67%。
2025年上半年,金風科技、運達股份、明陽智能制造端毛利率同比提升,其中金風科技毛利率提升幅度領先,業內預計主要受益于前期低價中標較少,高價中標較多。
三一重能高管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上半年風機毛利率下降主要原因是2024年風機中標價格顯著下行,這些訂單在今年上半年逐步交付,從而導致今年上半年毛利率下降。
零部件產品漲價
與整機制造商增收不增利不同,風電零部件企業業績要好得多,絕大部分實現增長。該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今年是風電裝機大年,零部件企業訂單較多,同時部分產品出現了結構性漲價,所以零部件企業業績有所提升。
其中,軸承企業新強聯業績增幅最大。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10億元,同比增長108.98%;凈利潤4.00億元,同比增長496.60%。
公司董秘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訂單增長,公司采用“以銷定產”的模式,營業收入主要依托訂單增長來實現。根據公司發布的調研紀要,目前公司產能利用率維持在較高水平,2025年客戶需求旺盛,在手排產訂單充足。
此外,軸承、鑄件、鍛件類零部件企業中,海鍋股份、通裕重工、金雷股份凈利潤同樣大增,分別增長110.98%、49.70%和153.34%。日月股份凈利潤則同比下滑32.74%,不過主要是因為上年同期存在處置孫公司股權實現的2.73億元投資收益,本報告期無該類收益。
兩家風電葉片企業中材科技和時代新材業績也紛紛上漲。報告期內,中材科技實現營業收入133.31億元,同比增長26.48%;凈利潤9.99億元,同比增長114.92%;時代新材營業收入為92.56億元,同比增長6.87%;凈利潤3.03億元,同比增長36.66%。
中材科技董秘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凈利潤增長和產品價格上漲有關,同時也受益于風機大型化。
塔筒、樁基、導管架企業中,率先出海的大金重工業績表現最佳,公司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14.32%;受益于海風建設加速,海力風電凈利潤同比增長90.61%;天能重工凈利潤同比增長6.43%。
由于產能利用率和毛利率出現下滑,天順風能和泰順風能凈利潤下降,報告期內分別同比下滑75.08%和8.08%。
毛利率有望提升
2024年風電行業開始反內卷后,風機招標價格出現回升。
券商統計顯示,2024年1—6月陸風機組(不含塔筒)中標均價為1382元/kW,跌至最低谷,而后開始緩慢回升,2025年1—6月陸風機組(不含塔筒)中標均價為1496元/kW,同比提升8%,陸風機組(含塔筒)中標均價則為2096元/kW,同比提升21%。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隨著2024年下半年以來風機價格企穩回升趨勢明確,考慮風機交付周期一年左右,預計2025下半年或2026年初整機制造商交付價格有望提升。
三一重能高管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從截至目前的中標價格看,公司風機中標均價已較2024年提升了5個百分點以上,且海上和海外風機產品毛利率較高,疊加公司2026年在降本方面仍有一定空間,公司預計2026年風機毛利率水平將會有較為明顯的提升。
此外,風電企業在手訂單充足,也將為后續業績奠定基礎。
金風科技披露,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手外部訂單共計51.81GW,同比增長45.58%;其中海外訂單量為7.36GW,同比增長42.27%。運達股份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新增訂單11.97GW,累計在手訂單45.87GW。截至2025年6月底,三一重能在手訂單超過28GW,創歷史新高。
零部件企業中,根據東方電纜半年報的披露,2025年至今公司新增中標項目金額近百億元,截至2025年8月12日,公司在手訂單約196億元。2025年大金重工累計簽署海外海工訂單金額近30億元,在手海外海工訂單累計總金額超100億元,長期鎖產協議已規劃至2030年。
國金證券指出,截至報告期末,大部分環節存貨及合同負債位于歷史較高水平,預計下半年行業裝機需求有望延續高增。從整機企業在手訂單看,頭部企業在手訂單同環比均保持向上增長,按照2024年吊裝市占率測算當前行業在手訂單約300GW,看好2026年國內裝機繼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