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東方電氣與印度某上市公司簽訂合約,由旗下的東方電氣新能源設備(杭州)有限公司(下稱東電新能源),向印度方面提供其自主研發的1.5兆瓦直驅風機166臺。
“不同于一些廠商自己去國外開發風電場,帶動風電設備銷售,并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設備供貨,我們這次是中國風機首次大批量出口國外。”東方電氣市場部一位銷售經理表示。
據了解,此番是東方電氣自2004年開始涉及風電業務以來,第一次獲得出口項目的訂單。而據東電新能源的一位工程師介紹,雖然其1.5兆瓦直驅風機已經實現量產,但目前安裝的風機不超過10臺。
“這么大的項目!”國內某風電設備生產商的銷售總監難掩羨慕之情,但他隨即表示,項目越大,風險越大。“國內各家的風機并不一定都能保證100%的達到設計要求,如果出現問題,國際合同會罰得很重。”
實際上,因為國電聯合動力迅速上漲的裝機容量,不斷有各種質疑聲稱東方電氣國內累計裝機容量第三的寶座將于今年讓賢。
可能這讓東方電氣倍感壓力。于是,在“北伐”受挫之后,其轉身面向南方,出征印度。
老主顧的便利?
“12月中旬,我們還要在印度和開發商公司再簽一次合同。”東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進出口分公司(下稱進出口分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
不過,因為印度公司方面目前仍未在其公告中披露此次合作的詳細情況,該人士并不愿多談出口項目的具體細節。
“印度市場本身就是比較缺電的,而且其作為經濟快速增長的發展中國家,對于能源的需求量確實比較大。”前述國內某風電設備生產商的銷售總監分析。
實際上,2009年華銳風電也曾向印度出口過10臺1.5兆瓦的風機。但是,這位銷售總監并不認為印度的市場需求是東方電氣獲得如此大項目的最主要原因。
“東方電氣的火電業務在印度市場上可能有超過60萬千瓦的項目。在印度,東方電氣的品牌還是很不錯的。”他認為,“這可能是印度愿意購買一個新公司生產的新產品的原因。”
記者了解到,東電新能源隸屬于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注冊資本3億元,于2008年5月落戶于杭州蕭山臨江工業園區,主要生產直驅機組。
東電新能源去年僅有2臺1.5兆瓦直驅風機樣機的業務表現,今年則有8臺1.5兆瓦風機的裝機量。
“以集團內部的經驗來看,在生產成本上,直驅機組的單機造價肯定要比雙饋機組高。”前述東方電氣市場部銷售經理坦言。
雖然說“小眾”化的產品并不一定意味著劣勢,但在風電價格持續下滑,發電設備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態勢下,東電新能源的直驅機組的優勢頗難展現。
但這似乎并不妨礙東電新能源最后獲得印度公司的青睞,而其也將更加受到東方電氣的重捧。
“目前集團內部沒有明確的說法,但是我認為應該之后會偏重直驅機組的業務發展。”上述進出口分公司的人士透露。
他告訴記者,東汽的機組因為是引進的技術,發展海外業務時難免受限制。而東電新能源的機組知識產權是自有的。再加上,東方電氣在傳統火電、水電具備國外市場基礎,因而,很容易便能實現風電等新能源設備的出口。
國內市場份額呈頹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