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指出,與陸地相比,海上風電具有風能資源的能量效益比陸地風電場高20%—40%,不占用寶貴的土地資源等優勢。因此,海上風電已經成為未來風電開發的主戰場。
在過去的2009年,全球海上風電新增裝機689MW,已經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同比增長100%,遠高于30.1%的陸上風電增長速度。而歐洲仍然是海上風電的主要市場,去年新增了8個海上風電場,合計裝機容量為577MW,累計總裝機容量2056MW。
在此背景下,作為國家能源的政府主管部門,國家能源局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中國風電未來發展的基本思路,主要依托“三北”、東部沿海和海上風能資源豐富區,按照“建設大基地、融入大電網”的大規模開發方式進行規劃和建設。
“現在風電已經進入了加快發展的階段,同時,以陸地發展為主逐步轉向海上風電為主。”梁志鵬說。
目前,國家能源局部署了中國沿海地區大型風電基地的建設,推出了江蘇沿海地區千萬千瓦級海上和潮間帶風電基地建設的規劃,并開始了多個海上風電場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華能江蘇大豐C4國家潮間帶示范項目只是其中之一。
下個月,國內首輪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報名即將截止??傆?000MW的特許權項目將分為四個項目,其中江蘇濱海、射陽兩處為近海風電項目,各裝機300MW;大豐和東臺兩處則為潮間帶項目,各200MW。
華能新能源產業控股有限公司、中廣核風力發電有限公司、神華集團下屬的國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等多家央企均計劃參與競標。
“華能新能源有專門的團隊正在對這四個項目進行測算。”何焱說。
雖然海上風電發展形勢良好,但梁志鵬也指出,海上風電同樣面臨技術難度和環境挑戰。
華能新能源也承認,潮間帶風電場還缺乏經驗借鑒,風機基礎、風機安裝施工技術及施工設備還處于摸索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