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端午小長假的首日,隨著一聲清脆的汽笛響起,象嶼海裝為巨杰科技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1600噸自升自航式一體化海上風電安裝平臺“巨杰1600”號(XY046)在建造團隊的目送下緩緩駛離碼頭,完成初步交船。
該船長123.95m,型寬48m,型深9.5m,設計吃水6.5m,設計航速8kn,掛中國旗,入級中國船級社。該船為四桁架樁腿、齒輪齒條式升降系統的自升自航海上風電安裝平臺,艏部設118人生活樓,主要用于海上風電安裝,具備起重、運輸、儲存等功能,并具備海上風電基礎施工功能,最大作業水深70m。
該船為全電力驅動,艉部設有3套約2400kw的全回轉推進器,艏部設置2套約2000kw的側推裝置,具有dp-2級動力定位能力。配置6臺2340kw主發電機組、1臺800kw停泊柴油發電機組、1臺400kw應急發電機組,配備起重能力為1600噸的繞樁吊機、一臺250噸的輔助吊機,可實現海上風機從碼頭基地到施工現場的一體化運輸,能夠完成海上20mw及以下海上風電的安裝作業,具備在船舶甲板上拼裝風機設備的能力。
“巨杰1600”號是象嶼海裝建造的首艘海上風電安裝船,對象嶼海裝而言意義非凡。“首制船實現按期高質量交船實屬不易,這得益于面對困難決不退縮的海裝優良品質和項目團隊的精心策劃,如果用一句話來介紹這個項目,那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統籌謀劃保交船。”象嶼海裝副總經理徐飛表示。
建造海工項目是近年來象嶼海裝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XY046船于2022年5月開工,作為公司首制船新設備、新工藝經驗不足,且XY046船分段的平均板厚比一般散貨船厚,探傷要求高,交叉作業多,對加工車間和分段車間的焊接要求和胎位分配考驗巨大,在項目之初,加工車間短期內生產效率下降,出現了產能瓶頸。
經過一次次針對1600噸項目拼板效率和工作量、拼板場地資源的協調會召開,公司計調室統籌平衡并調整加工車間的拼板計劃;加工車間第一時間增加場地進行拼板作業,同時采取兩班倒方式全力突擊1600噸項目分段;分段車間快速響應編制動態胎位負荷圖和勞動力平衡計劃表,調整定制胎位上胎制作1600噸項目分段;項目經理張偉則在協調期間連續半月每天晚上10點多仍在車間檢查項目推進情況,各部門、各車間全力保證項目計劃的達成。
在項目建造中最具挑戰的單體工程當屬1600噸主吊機天圓地方筒體建造精度控制。筒體豎向結構密度大、折角圓弧大、接縫平面度要求高(精度要求直徑±3mm、平面度±3mm)。公司領導高度重視,并組織成立攻關小組,抽出質量管理部精度科骨干人員,聯合項目組、技術部工法科進行施工技術攻關。精度科將建造流程、焊接工藝、精度控制相融合,通過對建造工藝流程及胎架形式等優化,將傳統的高空焊接轉為平面焊接,降低建造難度和成本,使筒體外型參數及筒體與吊機法蘭對接精度在允許偏差內,確保對接時一次到位,并聯合工法科針對核心部件天圓地方編制《1600噸項目筒體D22分段制作精度過程控制方案》,協助現場施工隊在建造過程中嚴格按照工藝要求執行,對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第一時間指導。在多方配合和協調下,歷經半月,終于取得了完美的合攏效果!
高質量保交船是象嶼海裝的生產主旋律,也是1600噸項目團隊沖鋒向前的方向標。1600噸船塢周期僅用了5個月(含春節),春節期間為保證出塢節點,項目團隊以廠為家,嚴格按照公司生產計劃,統籌人員設備連續生產,在團隊的堅守下,確保重大節點如期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