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9日,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在北京鑒衡認證中心召開風能資源專業組2019年技術論壇。來自華能、大唐、國家能源、金風、遠景、明陽、水規總院、華東院、西勘院等35家開發商、制造商、咨詢設計單位、科研院校及第三方檢測機構的60余位專家出席了會議。這是風能資源專業組自2018年重啟后的第二次實體會議。會議目的是為精細化測風及發電量折減系數等熱點議題尋求解決方案。
風能資源專業組2019年技術論壇代表合影
風能資源評估工作貫穿風電項目的各個階段,科學準確地評估項目風能資源,對保證項目安全與收益至關重要。目前國內存在的折減系數一刀切、重復折減、參考值無法動態修正等問題,讓產業鏈各方深受困擾。金風科技、鑒衡認證等單位代表中國持續參與IEC 61400-15(Assessment of Wind Resource, Energy Yield, and Site Suitability Input Conditions for Wind Power Plants)標準的編制,但國際上針對通過風能資源評估進行發電量不確定性分析還未形成系統性的辦法,尤其對于風資源評估誤差傳遞、不同風資源評估方法不確定度量化、綜合不確定度分析模型界定等問題,仍處于探索階段。
近年來,我國分散式與海上風電取得快速發展,這對風能資源評估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為此,風能專委會在2018年重啟了風能資源專業組,由鑒衡認證、瑞科科技共同牽頭,旨在搭建一個融合國內開發商、設備制造商、咨詢設計單位、檢測機構等風電產業不同代表方的技術和信息共享平臺,共同開展風能資源的研究和應用。截至今年4月,風能資源專業組已經擁有近百位個人和單位成員,致力于標準制定、環境影響研究、交流培訓及課題研究等工作,以期推動中國風資源技術快速發展。
風能專委會名譽主任賀德馨研究員致辭
風能專委會名譽主任、研究員賀德馨在論壇上指出,中國風電要走出去,首先要在技術和標準兩方面夯實基礎。我國在臺風、復雜地形等方面都具有中國特有的情形,風資源研究方面應該更有發言權。因此,產業鏈應該進一步加強協作,研究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風資源評估方法。風能資源專業組的重啟,不光要搭建一個技術交流平臺,更要通過專業研究,特別是科學地制定具有指導意義的折減系數、風資源評估工作數字化等,持續增強中國風能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以更好應對平價上網的大趨勢,為可再生能源爭取更廣闊的的發展空間。
鑒衡認證中心杜廣平講話
本次論壇圍繞“風電場發電量折減系數設置研討”、“各主流測風設備對比研究”兩個議題展開了深入探討。針對國內傳統方法及國外概率算法兩種常用折減系數設置,會前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征求了各方意見,會上各開發商、整機制造商、咨詢設計單位、檢測認證機構等行業不同角色積極分享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會議重點探討了折減與不確定性的關系、已有折減項進行分項細化、結合后評估資料制定整體折減取值范圍、折減系數的差異化取值等具體議題。對于不同測風設備的對比研究,會議還明確了后續的工作方向和實施方案。
本次論壇所形成的成果文件,將與各成員單位共同分享。風資源專業組計劃于2019年下半年再次召開技術論壇,并進一步充實專業組成員,以期更好地為中國風電產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