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協合新能源發布的2018年業績報告顯示,2018年集團共實現收入人民幣1,414,070,000元(2017年:1,035,967,000元),較上一年度同期上升36.50%;集團權益持有人應占溢利人民幣502,406,000元(2017年:200,036,000元),較上一年度同期上升151.16%;每股基本盈利為人民幣5.88分(2017年:2.33分);每股全面攤薄盈利為人民幣5.87分(2017年:2.33分)。
據報告,2018年,集團權益發電量大幅增長,較上一年度增長48.55%。其中,集團獨資電廠發電量較上一年度大幅增長88.91%。本年度,受益于北方地區限電繼續緩解及營運效率改善,集團合聯營電廠權益發電量較上一年度增長8.74%。
此外,2018年,集團投資持有股權的風電廠加權平均利用小時數顯著提升,達到2,148小時,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95小時)。其中,獨資風電廠加權平均利用小時數為2,288小時。集團投資持有股權的光伏電廠加權平均利用小時數為1,379小時,同樣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115小時),其中,獨資光伏電廠加權平均利用小時數為1,356小時。
本年度,受益于全國限電形勢大幅好轉,及南方不限電地區優質風電項目的增加,集團營運效益顯著提升。集團投資持有股權的全部風電廠平均棄風率4.03%,同比上一年度顯著下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獨資風電廠限電率僅為0.06%。集團投資持有股權的光伏電廠平均棄光率12.35%,棄光率的上升主要由于西藏光伏電廠的棄光率增加。
本年度,集團通過湖南、湖北、安徽、西藏4個集控中心的建設、POWER+系統應用及資產管理系統(EAM)的建設,全面推進集控中心及智慧能源管理,智能化檢修水平迅速提升,集團投資持有股權的風電廠風電機組可利用率有效提高,達到97.78%,其中,獨資風電廠機組可利用率為98.30%。集團投資持有股權的光伏發電廠可利用率99.18%,其中獨資光伏電廠可利用率為99.03%。
2018年,受獨資控股電廠裝機容量增長及交易電量電價下浮的綜合影響,集團投資持有股權的風電廠加權平均上網電價有所回升,為人民幣0.5595元/千瓦時(含增值稅)(2017年同期:0.5582元/千瓦時),光伏發電加權平均上網電價0.9446元/千瓦時(含增值稅)(2017年同期:0.9698元/千瓦時)。其中,集團獨資風電廠加權平均上網電價0.5948元/千瓦時(含增值稅)(2017年同期:0.5830元/千瓦時),獨資風電廠加權平均不含補貼電價0.3910元/千瓦時,獨資光伏電廠加權平均上網電價0.9073元/千瓦時(含增值稅)(2017年同期:0.9357元/千瓦時)。
本年度,集團獨資電廠交易電量為25,621萬千瓦時,占比為11.16%(2017年同期:17,129萬千瓦時,占比為14.09%)。其中,風電交易電量12,155萬千瓦時,占獨資風電發電量的6.52%(2017年同期:6,374萬千瓦時,占比為8.14%),風電電價比核準的標桿電價平均降幅為人民幣0.0145元/千瓦時(2017年同期:降幅0.0275元/千瓦時);光伏交易電量13,466萬千瓦時,占獨資光伏發電量的31.28%(2017年同期:10,755萬千瓦時,占比為24.89%),光伏電價比核準的標桿電價平均降幅為人民幣0.0837元/千瓦時(2017年同期:降幅0.0790元/千瓦時)。
2018年,集團獨資電廠共實現收入人民幣1,251,109,000元,較上一年度增長74.36%,占集團收入的88.48%(2017年:69.27%)。本年度,集團獨資電廠共實現發電凈利潤人民幣511,276,000元,集團分享聯營公司及合營企業凈利潤人民幣149,619,000元。
據報告,本年度集團投資電廠的總建設裝機容量1,068MW(2017年同期:1,006MW),全部為獨資項目。其中,續建項目6個,裝機容量340MW;新開工建設項目15個,裝機容量728MW。
本年度,集團共新增投產10間電廠,總裝機容量471MW(2017年同期:439MW),全部為獨資電廠。其中,風電廠9間,裝機容量470MW,分布式光伏電廠1間,裝機容量1MW。
截至本年末,本集團持有74間并網發電之風電及光伏電廠股權,總裝機容量3,189MW(2017年同期:2,718MW),權益裝機容量2,277MW。其中風電廠55間,裝機容量2,857MW(2017年同期:2,387MW),權益裝機容量1,963MW;光伏電廠19間,裝機容量332MW(2017年同期:331MW),權益裝機容量314MW。
截至本年末,本集團獨資持有43間并網發電之風電及光伏電廠,總裝機容量1,611MW。其中風電廠26間,裝機容量1,308MW;光伏電廠17間,裝機容量303MW。
本年度,在各省能源局印發的“2018年風電開發建設方案”中,本集團共有5個風電項目(共計400MW)列入年度開發建設方案名單,這些項目全部位于電網接入條件較好、非限電區域。2018年,本集團新增核準4個風電項目(共計349MW),備案4個光伏項目(共計55.4MW)。
目前,集團在建但未投產風電項目規模833MW,已核準未開工項目598MW。本年度,集團共新簽約風資源4,078MW,新簽署光伏資源137MW。集團緊密跟蹤可再生能源技術發展,利用高測風塔、激光測風儀等先進設備,對所持有風資源進行持續跟蹤和評估,在現有技術和造價水平下優先選擇經濟效益最好的風光資源參與競價和平價發電項目的開發與建設。
據了解,本年度,集團加大分散式風電和分布式光伏項目的開發力度,并在西藏投產了國內首個發電側高原梯次電池儲能項目,也積極在發電側和用戶側開發儲能項目。
2018年,集團圍繞可再生能源產業鏈積極開拓儲能業務,在發電側和用戶側建設儲能示范項目,其中集團在西藏投產的國內首個發電側高原梯次電池儲能項目已投入運行。同時,集團在美國與AlfaLaval集團,以及BreakthroughEnergyVentures在內的多名投資人共同投資了GoogleX實驗室孵化的Malta儲能技術研發項目,該技術可廣泛適用于各類儲能市場,如電網移峰填谷、輔助服務、分布式能源、工商業園區等。為本集團在儲能業務領域建立先發優勢,未來快速切入儲能產業提供了技術支持。
集團積極建設儲能團隊,培養儲能業務人才,增強自身能力建設,并積極參與行業標準的制定和行業會議交流;同時發電側儲能項目的建設與投產,用戶側儲能項目的開拓與推進,集團智慧能源云平臺的使用,為集團掌握儲能系統組成、儲能技術以及運營模式,探索圍繞儲能的能源服務商業模式,開拓和發展儲能業務奠定了基礎和優勢。
本年度,集團成功中標哈爾濱綜合保稅區增量配電網項目,該項目是國家第三批電力體制改革示范項目,同時蘭州新區科技創新城倂網型微電網示范項目也納入了甘肅省倂網型微電網試點建設計劃。該兩項項目是集團在綜合能源服務業務領域的重大拓展,并將在后期項目建設運營中,最大限度地利用集團在物聯網智慧運維、新能源應用方面的優勢資源,將項目打造成集團綜合能源服務和智慧運維的典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