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4日上午,北京優利康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利康達”)與三峽電力職業學院校企合作簽約儀式暨優利康達(三峽)培訓學院揭牌儀式在三峽電力職業學院隆重舉行,雙方將聯合成立優利康達(三峽)培訓學院,這是優利康達自2017年在包頭成立培訓學院、2018年5月在廣州成立優利康達(南方)培訓學院之后又一重大舉措。
東方風力發電網記者受邀參加了此次簽約儀式,活動期間有幸采訪了優利康達董事長李精家先生,深入了解了此次合作的一些事宜以及行業內的熱點問題,以下為此次采訪實錄:
優利康達董事長李精家接受采訪
(東方風力發電網:自2017年開始,優利康達的培訓業務從包頭發展到廣州,如今又延伸到宜昌,請問優利康達如此致力于拓展培訓業務,是出于哪些考量?)
李精家:優利康達之所以下決心做好新能源培訓業務,原因主要有三個:
①優利康達自成立之初就有自己的系統培訓體系,這個培訓體系經過優利康達的15年深耕,既保證了公司自身的發展,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培訓經驗和培訓能力;
②優利康達對目前行業的發展短板有著充分的認識——用人難、留人難、人才十分短缺,面對行業下一步發展的需求,人才緊缺的突出矛盾亟需得到解決;
③基于優利康達具有的豐富經驗和能力,也基于對行業的清楚認識,我們決定為行業發展貢獻一份力量,同時也為自己的發展提供一個新的機會。
因此,優利康達從兩年前開始將內部的培訓體系逐漸對外開放、面向市場,成立了如今的培訓業務板塊。一方面解決行業內人才的短缺,滿足市場內其他合作伙伴的業務需求,獲取更多的市場認同;另一方面也滿足了我們優利康達的內部需求,對我們自身能力和業務的發展建設提供支撐。
(東方風力發電網:優利康達培訓學院為行業提供的是什么樣的服務平臺?或者說培養什么樣的優秀人才?)
李精家:我們的服務平臺具有全面覆蓋各個地區、行業各個技能需求,培訓模式多樣化,保證人員穩定性,科學鑒定人才技術等級等多個特點,真正為行業提供值得信賴的全方位人才,解決不同企業客戶、運維現場的不同需求。
首先,我們的培訓理念就是“定員定課、實用為先,定崗定級、能力為重”,這樣的理念支撐我們的培訓是在嚴苛的審核認定之下,既符合國家標準、又突出實操、注重現場,既有廣度又有深度,注重實際能力的培養。
其次,我們的培訓模式包括有企業管理培訓、項目管理培訓、技術培訓、技能培訓、取證培訓、崗前一公里培訓和企業定制培訓。不同的培訓模式可以滿足風電維護各個階段的不同需求,也能滿足新老學員的不同需求,差異化培訓模式讓大家的能力均最大程度的提升。
再就是我們在全國不同地區設置培訓基地,一是為了完善我們的全覆蓋式培訓布局,二也是為了提高我們運維人員的穩定性。讓各個地區的人才都能在家門口接受培訓學習服務、得到工作機會,一方面便利了學習工作條件,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穩定性。讓人才的流動性減小,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行業內的人才緊缺。
(東方風力發電網:優利康達之所以選擇三峽電力職業學院作為此次的合作對象,其重要性和影響力又有哪些?)
李精家:首先優利康達準備打造一套覆蓋全國的、未來也能搭上“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快車的培訓體系,因此希望國內培訓體系的布局與中國風電產業的布局相適應,能夠有側重的覆蓋全國重點風電產業區。目前我們已經有了北方包頭輕工職業學院、南方華南理工大學兩個培訓基地,接下來在中原地區的布局就至關重要,而三峽電院正地處華中、位置優越。所以這次跟三峽電院的合作就是我們在華中地區布局從而連接南北、為以后在西南、西北地區的拓展打下基礎的關鍵一環。
其次也是基于我們與葛洲壩集團擁有良好的合作基礎,而三峽電院作為由葛洲壩集團支撐的一所電力行業專業院校,與我們的合作可謂強強聯合。
第三點也是基于三峽電力職業學院所具有的特殊能力:他們的研究方向是以電力本身為主,包括發電,電網,電力維修,線路維修、維護等。而在我們的風電培訓體系之中,由于涉及電力、線路方面的工作和研究并不多,所以這也是我們的一個短板。而與三峽電院的合作恰恰可以彌補我們這一方面的不足,快速建立起一套涉及線路維修方面的能力體系,讓我們的業務能力真正成為一個完美閉環。
所以基于這么三個原因,我們認為三峽電力職業學院是我們合作的最佳選擇。
(東方風力發電網:優利康達培訓學院發布的《風力發電機組現場運維工程師職業標準》對風電后市場的影響是什么?)
李精家:首先這套標準的提出是有原因的:為了更加高效、科學的安排風電培訓隊伍,對組成人員的技術能力進行科學的識別,進而更加細致的滿足對人員配比的需求十分有必要。同時我們在和制造商的溝通當中也發現,人員的能力本身就有差別,但是這種差別如何定義,以及不同能力差別的學員如何實現能力的提升,這些問題有待解決。
根據這些問題和需求,也基于我們優利康達自身具備一套運行了十幾年的工程師等級認證體系,在與行業協會、多家制造商都進行了溝通之后,大家一致認為行業內缺乏這樣一個能為大家共同接受的人員能力定位認證體系。因此,優利康達才決定利用自身優勢經驗來制定這樣一套標準。
我們在經過了一系列努力之后最終發布了現在的《風力發電機組現場運維工程師職業標準》。這套標準的發布不但經過了與風能協會等組織的深入溝通與交流,也得到了行業內的支持與認可。它不僅讓運維人員的技術能力水平得以有效識別和更高效的提升,也讓風電培訓隊伍的人員配比更加科學。今后我們也會繼續努力,爭取將此標準推廣到整個行業,甚至能夠制定一套更加完善、科學的國家標準。
(東方風力發電網:優利康達培訓學院在當前的發展背景之下,未來又有哪些發展布局?)
李精家:當前優利康達培訓學院已經有與北方包頭輕工職業學院、南方華南理工大學深入合作的兩個成功先例:與包頭輕工職業學院的合作十分成功,我們成立了優利康達班,于校方進一步擴大了招生范圍與規模,于學生則提高了就業保障,同時也滿足了我們的用人需求,可謂一舉三得;而在南方與華南理工大學的合作也在校方的積極配合下不斷取得優異成果,高精尖科技的研發培訓也將我們的人才培訓推向了更高端的水平。
現在與三峽電力職業學院的合作則是繼南北兩個重要布局后在華中地區部署的關鍵節點,既承接南北、又能在電力技術的培訓方面彌補我們以往的空缺,完善了整體的布局體系,提高了在中部地區運維人員的穩定性。
下一步,我們將對我們立體化、全覆蓋式的培訓服務體系進行完善和推進。一方面我們要完善我們的整體布局,將會在西南、西北地區相繼成立培訓學院,從而實現我們服務于全國風電產業的一個大目標;另一方面我們也會對我們的課程、課件不斷進行完善,推進人員職業標準體系和人員培訓標準體系盡早為整個行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