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5日,德國北海海域一艘正在海上作業的風電運維船發生火情,經過緊急處理和救援,船上技術人員全部安全轉移。
這艘失火的運維船名為World Calima號,由丹麥海上船舶運輸公司World Marine Offshore所有。事發當時,該船停留在德國著名的海上風電運維基地黑格蘭島(Helgoland)西北方向33公里處,正在為德國在運海上風電場Nordsee Ost進行現場服務,該風場緊鄰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控股的Meerwind Süd|Ost海上風場。
事故經過
船員發現火情后,立即緊鎖船艙門,并用船上自帶的滅火系統進行撲救。德國海上救援服務公司(DGzRS)接到救援信號后,第一時間將救援船 Hermann Marwede號派往現場,并將8名船上技術人員安全轉移到救援船。
火情發生后,該海域附近的另一艘運維船 Windea Two也及時趕來,時刻監控失火船只的情況,避免該船只失控撞到附近風機。根據當時情況,火情在得到一定控制后,船上的水手沒有棄船,操縱船只并配合隨后到來的救援拖船,將事故船只安全轉移到附近港口。
啟示和思考
同樣是海上風電安全問題,讓人很容易聯想到不久前國內的一起在建海上變電站火災事故,最終造成一名人員失蹤的不幸后果。雖然小編尚不完全了解國內海上救援和海上風電安全體系,但對比本篇報道中的幾個細節,我們不禁提出一些疑問:
1、類似德國DGzRS公司,國內政府是否出面成立了類似的救援組織,建立了完善的海上救援體系,以應對發展如此迅猛的海上風電開發建設?
2、幾座臨近的海上風場是否建立了聯動機制,能夠在發生安全事故后互相支援,第一時間趕到現場?
3、如果因天氣或其它原因救援船只無法前往,風場是否考慮過直升機救援業務?隨著不斷向遠海拓展,政府或公司是否考慮把該種救援方式納入整個救援體系當中?
4、是否經常性地開展海上救援演習?比如今年9月遠景能源和龍源電力聯合開展的直升機救援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