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國信集團與中國華電山東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海洋新能源、海洋裝備等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重點推進即墨200萬千瓦(2GW)海上風電項目建設。
該項目規劃裝機容量高達200萬千瓦,建成后,年發電量預計可達61億千瓦時。
目前,華電山東公司已形成涵蓋煤電、風電、光伏、供熱、港口物流等完整能源產業布局,在青島裝機規模達到238萬千瓦。此次20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的推進,將顯著提升青島乃至山東的清潔能源比重。

據公開信息,中國華電集團是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特大型中央企業,連續14年進入世界500強。而國信集團作為青島市唯一將海洋產業納入主業的市直企業,緊密圍繞青島現代海洋產業“4+4+2”產業體系,構建形成海洋產業發展“三條曲線”。
雙方合作打破了傳統項目開發的單一模式,創造了“央地合作”新機制。通過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國信集團將借助華電海上風電項目,強化產學研協同和產業鏈聯動,吸引風電裝備上下游企業集聚,提升本地配套率。這種合作模式順應了當前海上風電規模化、集群化發展的趨勢。
華電即墨海上風電項目的特點在于其綜合性能源開發模式。項目不僅單純發電,還將配套開發海水制氫、波浪能、漂浮式海上光伏等新型能源系統,并探索建設“人工漁礁+底播+網箱”的復合型海洋牧場體系。這種多能互補、綜合利用的思路,極大提升了項目的經濟性和生態價值。
華電此次投資是山東海上風電發展的一個縮影。根據《山東省電力發展“十四五”規劃》,山東省擬布局“環渤海”“沿黃海”兩大千萬千瓦級海上光伏基地。
目前,山東已建成全容量并網海上風電場13個,總裝機容量5214MW。除已并網的項目外,山東省仍有20個、總裝機量約15.4GW的海上風電項目正在快速推進中。
華電集團在山東的海上風電布局不止青島項目。此前,華電集團煙臺龍口北100萬千瓦海風項目也已啟動前期工作,顯示出華電在山東海上風電發展的決心和力度。
據大眾日報消息,今年6月,省委書記林武在山東大廈會見了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江毅一行。林武、江毅分別介紹了山東省和中國華電集團發展情況,圍繞加快新能源項目建設、加強能源保供、加大在魯投資力度等交換了意見,表示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強化交流溝通,深化拓展合作領域,攜手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華電與國信此次“牽手”,不僅是一個項目的合作,更是推動海洋科技與產業融合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