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撾近日正式啟用其首個風能發電項目——“季風風電項目(Monsoon Wind Power Project)”。該項目裝機容量達600兆瓦,不僅是東南亞最大的陸上風電場,同時也是亞洲首個跨境可再生能源合作項目。目前,所產電力已輸送至越南國家電力公司(EVN),幫助越南緩解經濟快速增長帶來的電力緊缺問題。
這座風電場總投資9.5億美元,共安裝133臺風力渦輪機,分布在老撾南部的色貢省拉瑪縣與阿速坡省三賽縣,場址位于海拔1,100至1,700米的山脊地帶。每臺渦輪機的發電能力為4.51兆瓦,可滿足約3,000至4,000個家庭的用電需求。
所產生的電力經由4座115千伏變電站升壓至500千伏,再通過27公里高壓輸電線路送至老撾與越南邊境,隨后接入越南的炭美(Th?nh M?)變電站并入當地電網。項目方表示,該風電場不僅能為越南提供穩定電源,還將成為區域跨境清潔能源合作的示范。
老撾早在2011年便與國際能源署簽署協議,研究大規模風電潛力,最終確認色貢與阿速坡兩地最具開發價值。2019年9月,越南政府批準該風電項目,并確認其能夠安全接入本國電網。
2023年4月項目開工,同年10月首臺風機完成吊裝。至2025年5月,全部133臺風機安裝完畢。今年7月,該電場已實現300兆瓦并網,相當于總裝機量的一半。
色貢省副省長坎提·西拉翁沙表示,項目進展順利,將對區域能源安全和綠色轉型產生積極影響。
根據規劃,該項目的使用壽命為25年,預計可累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3,250萬噸,相當于每年減排130萬噸。換算為現實效果,相當于每年減少700萬輛汽車上路,或種植5,900萬棵樹木。
項目的開發建設吸引了多方國際合作伙伴參與,包括來自泰國、新加坡與老撾的企業。其中,泰國班乍石油旗下可再生能源公司 BCPG 以及日本三菱商事均為投資方。資金支持則來自亞洲開發銀行(ADB)、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及三井住友銀行(SMBC)。
“這個項目不僅為區域帶來了大規模清潔能源,還證明了東盟國家之間能夠攜手,共同邁向更加清潔與可持續的未來。”項目開發公司 Monsoon Wind Power 董事總經理納特·胡塔努瓦特(Nat Hutanuwatra)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