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上了自家發的電,電燈都比以前亮了,家用電器也越添越多。”藍天麗日下,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御道口村村民張振武對記者說,自從院子里安裝上風機和光伏板,再沒交過電費,平均每天發的20度電,自己用不到2度,剩余的還可以“賣電”給國家電網。“這是想都不曾想過的好事呀!”
“用上了自家發的電,電燈都比以前亮了,家用電器也越添越多。”藍天麗日下,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御道口村村民張振武對記者說,自從院子里安裝上風機和光伏板,再沒交過電費,平均每天發的20度電,自己用不到2度,剩余的還可以“賣電”給國家電網。“這是想都不曾想過的好事呀!”
作為全國新能源示范市,河北省承德市通過向“綠”要能源,風能、太陽能、水能等清潔能源項目全面開花,清潔能源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由此帶來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也讓更多的人們從中受益。
產業培育,催生綠色能源
藍天、白云、高聳的白色風葉與綠色的草原融為一體。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御道口牧場羊百順風電場,不僅是當地的美麗景觀,更成為輸送清潔能源的綠色基地。這個裝機容量4.95萬千瓦的風電場,年發電量約為1.2億千瓦時,與燃煤火電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4.17萬噸,減少粉塵7000噸、二氧化碳11.5萬噸、二氧化硫650噸。
群山環抱、碧波蕩漾,在青山綠水間的豐寧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建設現場,大型機械車輛往來穿梭,一派繁忙景象。裝機容量達到360萬千瓦的豐寧抽水蓄能電站,是世界上裝機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一二期工程全部建成后,將具備超過4000萬立方米的調節容量,不僅能夠配合風電運行、適時儲能,有力增強北京、天津和冀北電網的安全性,而且每年節約原煤33.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57萬噸,拉動地方GDP300億~400億元。
地處燕山山脈和內蒙古高原連接地帶的承德,是北京上風上水地區,在發展清潔能源產業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其中,風能資源主要分布在圍場、豐寧的壩上和接壩地區,面積3029平方公里,絕大部分地區風速在5米/秒以上,適合建設大型風電場。此外,承德水資源豐富,境內有灤河、潮河、遼河、大凌河四大水系,開發量達57萬千瓦,占河北省水能資源的三分之一。同時,承德還具有開發利用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等清潔能源的優勢條件。
長期以來,承德市將清潔能源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精心培育,先后編制完成了新能源示范城市、國家級產業基地、光伏、風電、生物質供熱、汽車充電樁等多個綜合和專項規劃,為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政策保障。“十二五”期間,承德清潔能源電力裝機由2011年的158.67萬千瓦增長到2015年的332.15萬千瓦,平均增速達到20.56%;清潔能源產值由2011年的40.52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124億元,平均增速達到33.95%。
截至目前,全市清潔能源電力裝機達到348.8萬千瓦,占全市電力總裝機的75.8%。清潔能源發電量也于2015年底,首次超越火力發電,占據主導地位。
承德市委書記周仲明說,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形勢下,承德被定位為“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加快推動清潔能源產業發展,不僅是發揮自身優勢,推動經濟轉型發展的客觀需要,更是承擔自身功能定位,筑牢京津生態屏障的必然要求。
根據規劃,承德正全力建設國家級可再生能源產業基地和清潔能源示范市、環首都地區清潔能源輸送基地和首都生態屏障。到2020年,承德全市可再生能源電力裝機將達到1192萬千瓦,發電量約達241億千瓦時。
產業帶動,促進綠色發展
在平泉紅山工業園平泉希翼綠色能源制造有限公司,道路兩邊一排排白色的路燈桿整齊排列,一個個螺旋狀的紅色風力發電裝置隨著風向輕快地轉動。
公司負責人沈建軍說,這幾年他最大的收獲,就是從最早的興隆源礦業投資入股到現在的能源制造公司。目前公司主要從事風能和太陽能等綠色能源產業,產品風機主要銷往國外,無論是對環境保護還是從長遠利益來看,無疑這個“轉身”都是正確的選擇。
目前,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所引發的帶動作用,正在承德市域內日益顯現。
在豐寧,依托本地風能資源的優勢,引進了全國智慧能源領域的領軍企業——遠景能源集團,總投資10億元,打造智能風機制造產業園,年可創產值60億元。同時,依托裝備制造,建設80萬千瓦綠色智慧風電場,形成完整的風電產業鏈條。
在承德縣,通過給予光伏指標支持,吸引投資60億元的穆勒四通農業光伏小鎮項目,建立“有機菌菜、休閑農業、科技試驗、水系開發、農產品物流加工、光伏發電”六位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的4A級農業光伏小鎮。
在隆化,金風電控技改擴能項目,實現由部件裝配向成套組裝轉變、由裝備生產向遠程維護拓展,延長了產業鏈條。
近年來,承德市還以開展“企業幫扶年”活動為契機,幫助企業轉型發展。僅僅由礦山企業轉型到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太陽能轉化利用的新能源開發企業就已經達到5家。
清潔能源產業發展風生水起,相應的裝備制造能力也正在水漲船高。目前,全市已經具備年產兆瓦級風機主控設備1200套,風機葉片750臺,塔架200臺,垂直軸風力發電機組6000套,30萬平方米薄膜太陽能電池AZO透明電極連續鍍膜設備3套的生產能力。
清潔能源產業,在為人們提供源源不竭的綠色能源同時,也成為助推承德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綠色發展的強大引擎。
產業效益,助力綠色生活
伴隨著國內首家最先進的第一條全自動化帶烘干設備的木煤生產線在承德豐寧建成投產,屬于生物質能的“木煤”正在得到人們的日益關注。
近年來,承德依托豐富的農林秸稈資源發展“木煤”產業,既“消化”了當地的農林剩余物資源,減少秸稈焚燒,又用來替代農村地區燃煤,取得良好的環保效果。據測算,1噸木煤燃燒產生的熱量可以替代1噸二類煙煤,能減排二氧化硫94%、二氧化碳86%、粉塵98%左右,而且去除加工費用,每戶年節省燃煤開支達900多元。目前,全市具有一定規模的木煤生產企業共19家,木煤生產能力達到90萬噸。越來越多的承德普通民眾,開始感受到清潔能源帶來的低碳、環保、綠色的生活。
與此同時,承德市穩步開發地熱資源。全市已探明地熱溫泉點12處,開發地熱利用項目7處,淺層地源熱泵供暖面積達到301萬平方米,污水源熱能供暖面積達到12萬多平方米,滿足了部分企事業單位及市民的生產、生活需求,開啟了綠色能源供熱時代。
“大風刮黃金,河水淌白銀,陽光灑珍珠,溫泉聚寶盆,熱泵送冷暖,秸稈變能源,綠色欲崛起,低碳定實現。”承德市可再生能源協會會長王貴君說,“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必將給人們帶來越來越多的神奇與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