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哈密能將風電、光電、火電并網,“打捆”跨區遠距輸出到內地,這將翻開新疆清潔能源利用的新篇章。
昨日,記者從新疆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該公司在哈密市東南部煙墩區域投資建設的新疆首家風電一體化電廠即將并網發電。
所謂風電一體化電廠,指既利用風力發電又利用光伏發電。哈密白天光熱資源豐富,光伏板白天可充分利用光能發電;到了晚上哈密風大,則利用風機發電,從而實現每天24小時最大限度地發電。
按照新疆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的計劃,預計今年年底前實現風光電并網發電。風光電并網發電后,最終還要與當地的火電并網,利用哈密-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實現風、光、火電捆綁一體的跨區遠距離送出。
“風電和光伏發電都不太穩定,風電受到風力大小影響,光伏發電受到光熱資源影響,但火電是穩定的,將風電、光電、火電并網發電,目的是實現風光電的穩定輸送。當風光資源穩定豐富時,就適當控制并網內的火電輸送;當風光資源不穩定時,則調節增加并網內火電輸送。”新疆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相關人士解釋說。
近幾年國內風電等新能源項目發展迅猛,目前全國風電裝機已近7000萬千瓦。但受電網建設及風、光電特性影響,很多地方存在棄風、棄光現象。哈密風電基地在前期專題科研成果基礎上,提出“風、火、光”打捆跨區遠距輸出,這在新疆還是首次探索試驗。
哈密風電基地是國家規劃的重要風電基地,也是我國首個利用跨區特高壓輸電通道開展風電消納的示范項目。項目的實施對探索新的風電消納利用方式、加快風電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內蒙古也將“風光火”三位一體的電力能源輸出作為重點打造項目,正在全力打造“風光火”三位一體的電力能源輸出基地。多種能源打捆,利用跨區輸電通道送出的開發模式已成為我國擴大風電等可再生能源消納范圍的主要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