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出由于在電費中加收的再生能源附加費不夠多,因此政府考慮降低對太陽能、風力發電開發商的上網電價補貼(Feed-in Tariff, FIT)費率。
彭博社 30 日引述一份文件報導,負責規劃中國經濟發展的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NDRC)計劃逐年下調 FIT 費率、直到 2020 年為止,以便使再生能源發電的競爭力趕上以煤炭為燃料的火力發電。
根據文件內容,發改委打算在明(2016)年將風力發電農場的 FIT 費率年降最多 5.8%、2020 年的費率則會比 2016 年再少 19%,太陽能發電案明年的 FIT 費率年減幅則會達到 5.6%,到了 2020 年會再減 15%。發改委正在尋求這兩大產業的意見,一旦達成共識,則計劃就會在明年 1 月 1 日生效。
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 分析師 Zhou Yiyi 表示,本次費率的調降移動對風力發電影響較大,因為風力發動機的成本到了 2020 年預估僅會下降約 9%,但太陽能成本的下降空間卻比風力發電多上不少。
在香港掛牌的風力發電、太陽能類股聞訊下挫。嘉實 XQ 全球贏家系統報價顯示,截至臺北時間 30 日下午 2 時 33 分為止,龍源電力(0916.HK)下挫 7.35%、報 7.060 港元;華能新能源(0958.HK)下挫 6.18%、報 2.430 港元;興業太陽能(0750.HK)下挫 5.72%、報 6.10 港元;陽光電源(300274.SZ)跌 1.32、報人民幣 26.95 元。
債務纏身加補貼刪減,中太陽能業者雪上加霜
中國太陽能業者本身已有不少債務纏身,假如政府又刪減補貼,那么后續命運堪慮。之前消息就顯示,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Baoding Tianwei Yingli New Energy Resources,簡稱天威英利),似乎將步上兩大股東后塵,可能無法如期償付債務。
彭博社 9 月 30 日報導,天威英利人民幣 10.57 億元的債券本金和利息 10 月 13 日到期,該公司虧損連連,表示不確定能否償還債務,正在籌錢尋求解決之道。天威英利 2012 年損失人民幣 6.32 億元、2013 年虧損人民幣 4.48 億元、2014 年賠掉人民幣 3.25 億元。國泰君安證券債券分析師 Zhang Li 指出,天威英利很可能倒債,中國經濟放緩,今年許多業者都面臨困境。
天威英利的兩大股東都無力出手相救,分別是太陽能面板制造商英利綠色能源(Yingli Green Energy Holding)和保定天威集團。英利持有天威英利的 74% 股權,英利迄今市值已跌掉 2/3,早在 5 月就坦承債務沉重,能否繼續營運出現重大疑慮。保定天威旗下企業持有天威英利 26% 股權,保定天威在 4 月債務違約,成了中國首家倒債的國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