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售電公司的盈利一定是來源于電力行業,又超越于電力用戶.除為用戶提供用能管理等增值服務外,售電公司未來將積累大量的用戶數據,這些包括電力消耗曲線、用戶用能習慣、用戶能量消耗結構等,在大數據的驅動下這些數據將是新的寶藏.
電改九號文為國內售電側市場打開空間,倒逼電力交易市場多元化.
目前,國內已經有多家售電公司成立.筆者不完全統計,山東、黑龍江、深圳和江蘇等地已成立了十幾家售電公司,多以民營企業為主.另外,新三板上市公司億匯達也有相關計劃,其擬與黑龍江億洋達投資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黑龍江省龍能售電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2億元.
山東省內有四家民資進入售電領域,分別為山東國能售電、山東龍飛售電、山東科源售電、山東和豐售電.同期,有山東神華售電公司等多家企業等待工商登記最后審核.
目前看來,具備上游電廠資源、下游工業用戶的主體最具備售電公司的條件.他們既可以與既有的供電、供熱業務捆綁,為上游電廠尋找市場,又可以為方便得找到客戶.
筆者預計,五大電力是第一批拿到售電牌照的機構.基于當前電力消費增速放緩,度電成本較低的高效火電、水電將具有較強競爭力,大型發電集團議價能力也將優于中小企業.神華等擁有煤炭資源、燃煤電廠的煤炭企業也有望進入售電領域,神華集團董事長張玉卓已經明確要成立售電服務公司.
除此外,一些分布式能源運營商、生物質能源投資商也在準備成立相應售電公司.新的市場環境下,分布式光伏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這個領域社會資本集中,對商業機會更加敏感.
根據電改九號文,五類主體將被允許進入售電領域.允許符合條件的高新產業園區或經濟技術開發區,組建售電主體直接購電;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成立售電主體,允許其從發電企業購買電量向用戶銷售;允許擁有分布式電源的用戶或微網系統參與電力交易;鼓勵供水、供氣、供熱等公共服務行業和節能服務公司從事售電業務;允許符合條件的發電企 業投資和組建售電主體進入售電市場,從事售電業務.
隨著新一輪電改的啟動,售電側市場放開的預期不斷加強,尤其是占據產業鏈兩頭的市場主體正在摩拳擦掌.但目前最大的不確定性是,售電側產業政策并未落地,市場主體仍以觀望為主.
這些政策包括:市場主體準入和退出機制,售電主體的技術、安全、環保、節能和社會責任等要求,市場交易監管機制,電網企業與售電主體和用戶的服務協商機制等.如,報裝、計量、抄表、維修等各類供電服務,保底供應商義務確定等.
從法律層面看,售電公司的存在需要在法理上獲得支撐,這包括《電力法》的修訂需要加速.特別是“一個供電營業區內只設立一個供電營業機構”的規定應該徹底修正,明確新興售電主體法律地位.
在執行層面,售電主體需要面對的是電力資源從何而來,賣給誰,如何與電網協調關系,電力輸配調度如何實施,過網費用如何繳納,增值服務如何提供,供電安全可靠性如何保證,惡意競爭如何監管、用戶權益如何保障等問題.
另一個更大的問題是,售電公司的商業模式如何構建?在電改九號文中,國家層面為售電主體盈利途徑提出一定導向.這包括,獲取電力購銷差價,向發電企業購電、通過集中競價購電、向其他售電商購電等;向用戶提供包括合同能源管理、綜合節能和用能咨詢等增值服務.
可以看出,未來售電公司的盈利一定是來源于電力行業,又超越于電力用戶.除為用戶提供用能管理等增值服務外,售電公司未來將積累大量的用戶數據,這些包括電力消耗曲線、用戶用能習慣、用戶能量消耗結構等,在大數據的驅動下這些數據將是新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