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規劃到2050年實現100%的可再生能源供電目標。據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氣候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報告,澳大利亞有望于2050年實現零污染的100%新能源供應。
該報告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澳大利亞分會”撰寫,報告重點研究在低成本的基礎上,澳大利亞節能減排能達到的深度。其中一項重要的策略是加快可再生能源的應用進程。
該報告指出,通過現有的技術如風力發電技術,光伏發電和光熱發電技術可以實現100%的清潔能源供應目標,電能供應的過剩或供應不足問題可以通過開發熔鹽儲熱型光熱電站、生物質發電站,加上現有的水力發電站來解決。
然而,快速地百分百地轉向可再生能源發電供電狀態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因為這意味著現有的重要發電站的設備等資產要提前結束使用壽命,而這些電站資產至少在現在對很多人還很有吸引力。所以要實現100%的可再生能源供電目標還是要經歷一場大規模革命。
澳大利亞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向近零碳排放的能源利用方式逐步過渡,到2040年,澳大利亞能最大程度地利用更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的發電資產,但同時還需加上那些碳排放密集型的電站才能滿足需求。但到2050年,澳大利亞所有現運行的傳統發電站基本都會退出發電市場。
大踏步地走向綠色能源時代并不意味著經濟結構會遭到破壞。很多經濟模型表明,那些氣勢龐大的減排行動并沒有讓澳大利亞的經濟結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能源結構改革過程中最大的調控魔手就是政策的穩定性。現在,由于對澳大利亞可再生能源目標的制定存在一些爭執,大規模可再生能源的新投資實際上已經停止了。2014年澳大利亞國內對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項目的投資快速衰竭,與2013年相比,下跌幅度達到90%。
WWF澳大利亞分會的全國經理Kellie Caught表示:“我們解決政策問題的方案很清楚,那就是設立長期穩健的降低碳排放目標,并致力于這一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