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將變成增速最快的化石燃料(年均1.9%)
石油增速略高于煤炭(年均0.8%)
可再生能源是增速最快的燃料(年均6.3%)
核電(年均1.8%)和水電(年均1.7%)的增長快于總體的能源增速
能源供應的推動因素包括非常規石油、天然氣和可再生電力, 這些都源于技術的發展。
《展望》指出,從2013至2035年,世界一次能源生產年均增長1.4%,與消費增長持平。
在圖中可以看出,除歐洲以外的所有地區均呈現增長趨勢。中南美洲增速最快,增速達到了年均2.1%,然而全球能源產量增長最大是亞太地區(提供了45%)。北美位居第二位,仍是第二大能源生產區域。
在技術和生產力提升的推動下,新型能源對供應增長作出了重大貢獻。《展望》預測,可再生能源、頁巖氣、致密油和其他新型燃料總體年均增長6%,到2035年,將會貢獻45%的能源生產增量。
由此可見,新型能源的增長得益于技術發展,并依托于大規模投資。
頁巖氣和致密油資源豐富,但生產集中在北美。
技術創新和高油價開啟了北美龐大的非常規資源,大幅增加了美國的油氣產量并改變了全球能源平衡。
《展望》預計,從技術上方面,全球可開采的資源包括約3400億桶致密油和7500萬億立方英尺頁巖氣。其中,亞洲的資源最為豐富,北美緊隨其后。
盡管在全球非常規資源分布廣泛,但資源的生產利用仍然集中在北美。預計在2013-2035年,北美致密油和頁巖氣的累計產量約相當于50%的技術上可開采的致密油資源和30%的技術上可開采的頁巖氣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