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促進文化繁榮發展
(四十七)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多更好文化發展成果。1.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檔案等事業,重視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提供更多優秀文藝作品,倡導全民閱讀,建設學習型社會,提高國民素質。深化文化體制改革,逐步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擴大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范圍,發揮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作用,促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拓展中外人文交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文化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教育部、商務部、國土資源部、外交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社科院、新聞辦、網信辦、檔案局、文物局、知識產權局、僑辦等負責)2.發展全民健身、競技體育和體育產業,做好2022年冬奧會申辦工作。(體育總局牽頭)
十、依法加強社會治理
(四十八)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1.深化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改革,加快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支持群團組織依法參與社會治理,發展專業社會工作、志愿服務和慈善事業。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養老設施,發展社區和居家養老。(民政部、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人民銀行、工商總局、稅務總局、全國老齡辦等負責)2.為農村留守兒童、婦女、老人提供關愛服務,建立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制度,切實保障婦女兒童權益。(民政部、國務院婦兒工委、教育部、財政部、全國老齡辦等負責)3.提高防災救災減災能力。做好地震、氣象、測繪、地質等工作。(民政部、地震局、氣象局、國土資源部、水利部、海洋局、測繪地信局等負責)4.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加強人民調解工作,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司法部、法制辦等負責)5.落實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深化平安中國建設,健全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依法懲治暴恐、黃賭毒、邪教、走私等違法犯罪行為,發展和規范網絡空間,確保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公安部、司法部、安全部、外交部、國家民委、宗教局、工業和信息化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法制辦、網信辦等負責)6.采取更堅決措施,全過程保障食品藥品安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質檢總局、農業部等負責)
(四十九)提高公共突發事件防范處置能力。組織編制國家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十三五”規劃,推進國家應急平臺體系和專業應急隊伍建設,有效防范和妥善處置重特大突發事件。健全應急預案體系,完善預警信息發布機制,指導推進跨區域應急管理合作。加快應急產業發展,加強應急管理培訓和科普宣教,強化社會協同應對能力建設,提高全社會防范處置突發事件水平。(國務院辦公廳牽頭)
(五十)把信訪納入法治軌道。1.繼續抓好《信訪條例》的貫徹落實,推進國家信訪信息系統的應用和完善,加強初信初訪辦理,規范聯合接訪工作,深入推進實施網上信訪、訴訪分離和依法逐級走訪,健全完善復查復核機制,加大督查督辦力度,推動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訴求。(信訪局牽頭)2.推進通過法定途徑分類處理信訪投訴請求。(信訪局、法制辦、公安部、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衛生計生委等負責)
(五十一)全面扎實推進安全生產工作。大力實施安全發展戰略,加強安全生產法治建設,健全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強化安全生產行政執法監督,深化隱患排查治理和安全專項整治,大力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積極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創新,依法依規抓好事故調查處理,不斷完善安全監管體制機制和應急救援體系,加快建立完善重預防、抓治本的長效機制。(安全監管總局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