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發展
——多元供應支撐穩步發展
作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能源革命必然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影響。從8%到7.5%、再到7%,經濟增長目標下調的背后是中國經濟從注重數量向注重質量的跨越,增速穩中有降將成為中國經濟新常態的主要特征之一。
即便是增速放緩,放眼世界,7%的GDP增長率仍然讓大多數國家望塵莫及。世界排名第一位的人口總數及排名第二位的經濟體量都意味著,中國要完成7%的經濟增長目標,持續、穩定、數量巨大的能源供應不可或缺。在這個意義上,深層次革命在優化能源供應結構的過程中逐漸醞釀成形,即構建“煤、油、氣、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供應體系”。
在新的能源供應體系中,天然氣以其清潔、高效等優勢被寄予更多期待。白克力表示,提高天然氣消費比重,是推進能源供給革命的重點工作之一。具體內容包括,實施氣化城市民生工程,到2020年實現城鎮居民基本用上天然氣;擴大進口規模;穩步發展天然氣交通運輸;適度發展天然氣發電;加快管網和儲氣設施建設,到2020年天然氣主干管道里程達到12萬公里以上。
頁巖氣、煤層氣等非常規天然氣開發利用同樣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代表任建新建議,放開青海頁巖氣資源開發,給予先行先試的政策扶持。全國政協委員韓志然表示,內蒙古煤層氣儲量大,開發利用程度不高,值得企業做更多探索和嘗試。
生物質能源作為天然氣的有益補充,也得到了代表委員們的一致認可。全國政協委員臧秋濤表示,作為農業大國,我國每年產生4億多噸的生物質燃料,對其善加利用將對我國能源結構優化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臺盟中央在《關于大力發展生物質能源,促進能源結構戰略調整的提案》中表示,加快以秸稈為代表的生物質資源轉化,可極大提高我國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
在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的目標前提下,清潔能源消費比重的不斷提高,便意味著煤炭等傳統化石能源消費比重的下降。全國政協委員姜耀東表示,作為中國消費量最大的能源形式,煤炭肯定也要進行革命,但并不是“革煤炭的命”,而是要把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與發展清潔能源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潔凈煤技術快推廣,天然氣消費穩增長,可再生能源大跨步……一個更加清潔、高效、多元化的能源供應格局漸行漸近、愈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