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油品質量差錯在兩桶油?
中國的油品質量的確不如歐美等發達國家,相對而言,歐洲煉廠加工北海原油以及美國WTI原油皆屬于低硫輕質甜原油,生產加工容易,輕汽油產量高且對設備腐蝕程度較小。相比之下,國內中石油、中石化等主營煉廠加工原油品質就略遜一籌,所生產的汽油質量難免有瑕疵,至于地方煉廠以及社會調和單位生產的汽油,你懂得……
天然氣:氣從哪兒來?

中國是一個缺氣的國家,2013年我國進口天然氣530億立方米,對外依存度31.6%,從2004年起,我國開始出現“氣荒”現象,之后連續十年“氣荒”。每年冬季天然氣供需緊張之時,工業用氣都要為民用讓路,工業用戶為民用氣付出了調峰的成本。從國家層面來看,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被更廣泛地鼓勵消費。但是,從供應的一側來看,價格高昂的進口氣、高成本的非常規天然氣,以及增產困難的國產氣讓增加供應的難度十分巨大。
水電清潔卻遭棄用
清潔能源中,水電發電成本低,但受制于通道建設落后、電源競爭激烈,棄水問題愈演愈烈,云南、四川棄水損失巨大,單四川一省,2014年損失電量約為100億千瓦時。夏季電多得送不出去,不得不大量棄水,冬季又嚴重缺電不得不依靠大量的火電補充、應急。這就是當前我國水電發展的現狀。[詳細]新浪財經 | 2015年3月2日13:49評論
核電重啟:雷聲大雨點小
2014 年初中國核電似乎也進入了發展之春。高層多次表態支持核電建設,這樣的情況在近幾年中都沒有出現過。這被外界解讀為核電重啟建設的重要信號。但是迄今為止所有的項目均是在已有的核電廠址上擴建,沒有新的核電站開工建設。核電重啟為何如此低效,我們認為,問題主要有三:第一,技術選型無法確定;第二,核電主管部門主官涉嫌貪腐去職,拖累核電項目進度;第三,核電行業內耗不止,無法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