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改】
停滯十二年的電力改革正一點點揭開神秘面紗。11月26日,有消息指出由國家發改委綜合改革司等部門牽頭編制的新電改方案已經正式上報決策層,該方案有望于年內獲批。
這一年來,電改在各種爭議聲中不斷向前推進。如今看來,此前業內對于電改的預期正在逐步實現。新電改方案除了延續深圳試點的基本思路,還提出要改變電網企業集電力輸送、電力統購統銷、調度交易一體的狀況,逐步破除電網壟斷。
隨著11月初深圳被國家發改委列為輸配電改革試點城市,電網十年大格局基本不動的現狀開始有所改觀,電網改革再次加速。此次深圳獨立輸配電價改革,將現行電網依靠買電、賣電獲取購銷差價收入的盈利模式,改為對電網企業實行總收入監管,在此種電價模式下,電網運營成本將被合理確定,形成獨立的輸配電價,使電力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直接交易成為可能。分析人士預計,電改將在2015年實質性鋪開,在原來試點的基礎上再進一步。電改或將大幅改變行業競爭格局并帶動相關投資機會,破除電網壟斷,有利于水電和火電企業發展。
【充電站】
為了加速推廣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激勵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規模化、市場化發展,近期國家密集出臺相關激勵政策。2014年7月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發布《關于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對獲得許可在中國境內銷售(包括進口)的純電動、符合條件的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3類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2014年7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公布《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4〕35號),把發展新能源汽車提升到國家戰略,以純電驅動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戰略取向,重點發展純電動汽車、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以市場主導和政府扶持相結合,建立長期穩定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政策體系。
電動汽車消耗的是電能,需要建設充電站。要使新能源汽車在使用成本低上的優勢顯現出來,就必須大規模建設充電站、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中石化、中石油等雖積極在各地建設充電網絡。各個能源企業正在激烈競爭充電市場。但缺乏統一布局,且充電站、充電樁建設成本大,光靠市場的力量難以建設完整的充電網絡。建議政府進一步承擔基礎設施的建設任務,加快充電網絡布局,出臺充電站接口、電池更換等標準,避免充電接口不一致、充電站不合標準等浪費資源現象,為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化鋪平道路。
【海上風電】
12月11日,國家能源局下發《全國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方案(2014-2016)》(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涉及44個項目,總容量1053萬千瓦。這是繼今年電價政策公布之后,海上風電迎來的又一重磅消息。此前,“全國海上風電推進會”曾公布海上風電建設初步方案,當時目標裝機容量為1028萬千瓦,此次明確的最終目標比前者增加了25萬千瓦。
事實上,今年下半年開始,“海上風電元年”的概念已讓摩拳擦掌已久的風電企業興奮不已,多項利好國內海上風電發展的政策隨之出臺。雖然業界對海上風電未來的總體發展趨勢持樂觀態度,但其當前的發展現狀仍引人擔憂。
【智能電表】
不同于傳統電表,作為電網與家庭有效連接,智能電表使用更加人性化,安全性也更高,隨著各地區相繼展開智能電表替換工作展開,普及程度也將越高,量變引起質變,勢必將引起電力變革。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2016年我國的智能電網就進入到完善提升階段,就會對一部分老、舊的電表進行升級換代,因此2016年之后我國的智能電力儀表市場仍將得到大幅度的增長。目前,我國智能電能表技術水平、制造水平和應用水平居世界領先地位。隨著國際智能電網建設不斷推進,智能電能表的市場需求規模快速擴大。全球智能電網建設的需求將形成廣闊的智能電能表市場,為我國電能計量儀表行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配網改造】
配電自動化系統涉及到電力系統、計算機、通訊、電子技術、地理信息等多個領域。配電網設備比較分散、地理情況變化多端、覆蓋面廣、用戶眾多,且易受用戶增容以及城市建設等外界因素的影響。
十二五期間,國家電網配電環節智能化總投資296.90億元,根據南方電網的資產規模推算在此期間南網的配電環節智能化投資約為74.23億元,兩網合計總投資約為371.13億元,年均投資約為74.23億元。隨著國家加大電網投資和智能電網建設,我國配用電自動化建設正逐步從技術示范、局地區試點階段步入大規模建設階段,配電自動化系統、用電自動化系統和配用電自動化工程與技術服務市場空間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