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廣核淄川薛家峪風電場與博山岳陽山風電場共投資將近9億元,每個風機成本約為1300萬元。而根據中廣核方面提供的數據,位于博山的風電項目單機容量為1500千瓦的風力發電機組,兩個項目風機年等效滿負荷運行小時數只有1874.4小時。
這樣的大手筆投入,除了企業看好清潔能源發展前景外,還與國家的相關扶持政策密不可分。能夠享受國家補貼,也成為眾多發電集團積極布局新能源建設項目的重要因素。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目前山東火電上網電價為0.4396元/千瓦時,風電為0.61元/千瓦時,國家補貼幅度可見一斑。
談及清潔能源前景,11月27日,藍天表示,風電是目前技術最成熟的清潔能源,幾乎沒有污染,只要有風,就能發電。雖然前期投入較大,但使用壽命長。更重要的是國家對風電的電價補貼,以及“三免三減半”的稅收政策給予了極大優惠。因此各大發電集團都在各個合適的地方布局風電場,形成了競爭的格局。
“為了行業的持續發展,國家對風電項目的審批也有很高的要求,并不是無限制的開發。”華電淄川風電項目一相關負責人說,既要保證風電項目的持續穩定發展,同時也要保護風電制造相關行業的適度發展。
“國家政策引導新能源項目建設是未來的發展方向,雖然從目前來看火電仍然占據主導位置,但清潔能源的發展將是大勢所趨。”馬軍對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