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開顯示的一組數據展現了淄博優勢所在。從2006年西班牙歌美颯公司在博山區開展測風工作以來,先后有9家公司到淄博考察建設風電項目。截至目前,共有8個項目開發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總容量達39.15萬千瓦。
中廣核博山岳陽山風電場、淄川薛家峪風電場和華電淄博淄川昆侖風電場一期工程項目已開工建設,裝機容量達14.7萬千瓦。天潤淄川摘星山、阿法諾淄博石馬風電場項目已獲得核準。國風沂源、華電淄博沂源徐家莊、中廣核博山文武山風電場項目列入國家“十二五”第四批項目核準計劃。
能源枯竭難題有望破解
在發展風能資源上,淄川一馬當先,除了山區所蘊藏的豐富風能資源外,淄川尋找新能源發展動力的需求十分迫切。
2011年淄川被國務院列入國家第三批資源枯竭城市,面臨資源枯竭難題。
“風電項目完成后風電將部分取代火電,實現并網發電。”華電淄博公司總經理殷緒強對清潔能源發展信心十足。風電項目對于作為能源消耗大市的淄博來說無疑是一個獲取新能源的優選途徑,不但穩定,對于防治環境污染也是大有好處。
據了解,風電場的建設不會涉及林地和耕地,只是將荒山作為建設的場地。整個風電場的工作過程中幾乎不會出現污染,對當地的環境破壞極小,甚至還能起到保護一定范圍內環境的作用。華電淄博公司黨委書記李經升介紹,本期風電工程建成后,年上網電量約為9459.2萬度。如果以火電為能源,按標準煤煤耗為300克/度來算,每年可以為國家節約標準煤2.82萬噸。
淄博大力治污有了底氣
當風能發電在淄博南部山區得以實現時,淄博市也已打響了一場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戰役。
10月20日,淄博市煤炭清潔利用監管工作調度會暨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召開。
淄博市將做好煤炭清潔利用監管作為重點工作來抓,2015年1月1日后,將采取聯合執法形式對不符合要求的儲煤場地進行清理、取締。發展新能源的同時關停小火電,治理大氣污染,作為老工業城市的淄博,正在積極向新能源轉型,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發電等眾多項目因地制宜地開始發展。
在業內人士馬軍看來,正是因為有了新能源發電,才讓淄博能夠放開手腳大力治污,而不用擔心被缺電卡住脖子。開發風能資源,發展風力發電,不但可節約寶貴的一次能源,還可避免由于電力發展造成的環境污染,對于實施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發電成本高政策扶持仍不可缺
對于藍天和他的團隊來說,并網發電也只是他們“萬里長征”的重要一步。運行后對風機進行維護、收回成本、實現盈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