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和科技司藉 “2014年全國大型風能設備行業年會暨產業發展論壇” 在江西南昌召開之際,發布了“大型風電機組關鍵技術專利態勢”研究成果,受到與會代表的高度關注。
“大型風電機組關鍵技術專利態勢”的研究與發布是2014年我部實施“產業知識產權風險評估與預警工程”的重要活動之一,旨在充分發揮專利態勢信息對行業發展的指導和預警作用,提升風電行業的知識產權創新、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
“大型風電機組關鍵技術專利態勢”研究結果顯示,在全球風電專利申請數量隨產業迅猛發展而急劇增長的同時,我國在整體上仍落后于歐美等技術強國,在一些關鍵技術上存在專利缺失的現象;我國企業申請專利的技術質量偏低,體現核心技術的發明專利占比偏少,專利技術集中度較低,尚未形成優勢明顯的技術集群。研究結果提示,在知識產權已然成為各國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競爭焦點的新形勢下,我國風電企業應盡快提高全球化專利布局意識,構建重點專利風險防控機制,以克服在“走出去”過程中所面臨的知識產權障礙。
黨的十八大作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部署,強調“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如何有效運用知識產權制度,激勵工業持續深入創新是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深化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重要任務。
從2012年起,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工業轉型升級規劃中專門部署實施了“兩個工程”,即工業企業知識產權運用能力培育工程和產業知識產權風險評估與預警工程,從企業和產業兩個層面推進知識產權工作。2014年裝備制造領域共安排六個課題,涉及民用直升機、船用清潔能源發動機、汽車發動機、造船產業鏈、大中型拖拉機以及大型風電機組等重點領域。對于風電這一技術密集型戰略新興產業而言,開展知識產權風險評估與預警研究,是提升產業知識產權風險防范和應對能力,促進產業健康發展的客觀要求。通過專利預警分析,準確掌握競爭對手在某一技術領域的專利布局,把握技術發展路線,選擇技術突破方向,有效規避專利侵權風險,為產業規劃和發展提供客觀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