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發改委價格司下發風電上網電價下調方案征求意見稿,擬從2015年7月1日開始,將四類資源區新增裝機的標桿電價分別由0.51、0.54、0.58、0.61元/度分別下調到0.47、0.5、0.54、0.59元/度,并調整部分地區的資源區劃分。(資源區劃分見附表1)
點評:
短期形成搶裝,利好風電整機和零部件制造商。
短期來看,明年年中下調電價的預期會導致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的搶裝,整機和零部件廠的收入會大超預期;今年的新增裝機有望達到甚至超過我們之前預計的上限22GW(同比40%)。同時,部分產能剛性較強,市場份額集中的零部件存在提價的預期,如葉片、齒輪箱、輪轂等。
長期來看,新增裝機仍將持續增長,對設備商無不利影響。
在電價持續下調的預期下,只要項目還有合理的收益率,每年的新增裝機仍會保持增長。
一方面,我們測算,現行電價下風電項目的IRR(不算杠桿)約為10.5%,電價每下降1分錢,項目IRR下降約0.3個百分點;電價下調之后,多數風電項目仍有合理的收益率。政府積極發展風電的態度不會改變,在下調風電電價時會保證風電項目有利可圖,使業主保持開發的積極性。
另一方面,能源局的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風電平價上網;我們預計未來幾年內風電價格會以多次、小幅度的節奏進行下調,每次下調均會引發類似的搶裝,帶動新增裝機的持續增長;可以參照德國光伏的先例。
我們推薦風電整機龍頭金風科技、華儀電氣、明陽風電,以及零部件龍頭中材科技、中國高速傳動、吉鑫科技。除出貨量高增長外,規模經濟性和提價均將帶來凈利潤率的超預期。
降低新項目ROE,對運營商形成利空。
我們測算,上網電價每降低1分錢,風電項目的ROE約降低1個百分點。下調電價將降低運營商新投入資本的回報率,對甘肅電投、龍源電力、華能新能源、大唐新能源等運營商形成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