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層電力公司,白城市供電公司調控中心副主任李長錄告訴記者,“風大的天,就不停電檢修。”此外,白城市處于電網末端,外送壓力大。白城市供電公司也在原有基礎上擴建變電所,新建3條500千伏外送路線,擴大輸送能力。
解決之道——把電送出去
“西部北部有我國最大的風光資源潛力,東部南部有巨大的消費需求,解決“棄風”問題根本上還是要加快建設特高壓等跨區輸電通道。”
針對“棄風”問題,政策層面正在做出調整。參與能源“十三五”規劃前期調研的相關人士向上證報記者透露,區別于“三北”占全國風電85%比重的原方案,能源“十三五”規劃將提出新思路,更重視東部沿海分散風光資源的開發,適當提高東部目標,減少西部裝機容量。
與此同時,國家能源局也在委托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進行甘肅酒泉等風電基地集中運行的后評估工作,總結風電規?;a業發展經驗,優化能源管理體制。
白建華說:“電網建設通常需要2年,風電場建設周期卻僅需半年,這一時間差使得解決“棄風”問題,必須優化電源電網的投產時序。考慮到西部北部有我國最大的風光資源潛力,東部南部有巨大的消費需求,解決“棄風”問題根本上還是要加快建設特高壓等跨區輸電通道。”
比如,新疆哈密-鄭州800千伏直流特高壓建成后,外送能力增強,哈密的“棄風”限電問題得到很大程度緩解。而寧夏要想緩解“棄風”問題,也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寧東-山東、寧東-浙江兩條直流輸電線路的建成。
不僅是電網,建設跨區輸電通道幾乎是所有風電相關企業的期盼,白城當地風電開發商、設備企業及設計單位均向記者表示,“先解決并網機組的限電問題,下一步建輸電線路,盡可能多接風電。”
之前跑太快,需要沉淀下來反思
隨著2013年核準項目減少,“棄風”現象有所緩解,風電產業鏈逐步回暖。長江證券(5.69, -0.11, -1.90%)判斷在行業回暖和上網電價2015年下調的預期下,全年新增風電裝機有望超過20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