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能源大省的黑龍江,風能和煤炭等一次能源豐富,在中國的能源版圖中占有重要位置。然而因其省內用電增長幅度小,電力富余量大,再加上外送通道建設滯后,棄風問題成了繞不去的坎。
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褚艷芳專門就此遞交建議。全國兩會期間記者就此問題采訪了褚艷芳代表。
記者:您今年的建議關注什么?黑龍江省將如何促進本省能源結構的優化和轉變能源消費方式?
褚艷芳:我今年建議關注的重點是加快清潔能源發展和特高壓電網建設,實現大氣污染源頭治理。推動能源生產和能源消費結構的變革,我想就是要生產清潔能源、輸送清潔能源、使用清潔能源。而作為電網企業,我們應該加快清潔能源發展和傳統能源替代,建設以特高壓為主干網架的新能源外送通道,實現能源產業升級和大氣污染源頭治理。
作為能源大省的黑龍江,應該促進清潔能源在全國優化配置,為減少全國的大氣污染作貢獻。黑龍江省風能、煤炭等一次能源豐富,但用電量和增長速度小于全國平均水平,自身風電消納能力遠不能滿足風電大規模開發的需求。以往,黑龍江省的富余電能只能通過500千伏電網輸送到遼寧省消納。但近兩年,隨著遼寧核電、風電項目陸續投產,黑龍江南送電量從每年70億千瓦時驟降至12億千瓦時。
記者:據悉,2015年,東北地區風電裝機總容量將達到2700萬千瓦,其中黑龍江省600萬千瓦,風電消納壓力將進一步增大。目前黑龍江省風電發展和消納的現狀和挑戰的情況是怎樣?黑龍江省如何“吃下”未來如此大規模風電?
褚艷芳:“十二五”以來我省清潔能源發展迅猛,目前已有59座風電場并網運行,裝機容量392萬千瓦,占電源總裝機容量的16.4%,2013年全省風電發電量已達 69.1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4.72%。
預計到2015年,全省發電裝機將達到3137萬千瓦,省內最大富余裝機將達到1000萬千瓦以上。如果“北電南送”的通道再“打不通”,將會造成更多的“窩電”。
在建設全國“五縱五橫”特高壓智能電網的進程中,我希望國家能關注和重視黑龍江特高壓輸電通道的建設,盡快納入發展規劃并啟動前期工作,將我省電力工業發展融入全國大市場,實現“北電南送”和電力資源在全國范圍的優化配置。同時,還可以利用我省沿邊開放和區位優勢,大力實施中俄能源合作戰略,擴大對俄購電規模,通過特高壓電網輸送到全國電力市場。
記者:黑龍江省是我國農業大省,電力在加快農村發展中的作用至關重要。對能源民生工程的實施和提升能源普遍服務水平您有什么建議?
褚艷芳:由于我省幅員遼闊、基礎薄弱、欠賬較多,與十八大對農村小康社會提出的新的更高的目標相比,農村電力發展仍存在諸多問題。
針對我省的具體情況,我建議國家在財政投入、貸款、稅收等方面加大對黑龍江農網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對農網投資實行長期低息貸款或政府貼息;對黑龍江這樣的農業大省和東北老工業基地給予50%的資本金支持;將農網改造升級工程項目全部納入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