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從海上來。中交三航局海上風機安裝綜合基地工程技術部部長李俊來,感覺這幾天的海風顯得格外涼爽。
他告訴記者,自2012年落戶岱山,經過3年的緊張建設,全國最大的海上風機安裝綜合基地——中交三航局海上風機安裝綜合基地于近日投產。上周末,首批兩臺風機已經運抵東海大橋西側1000米外的風電場。目前,基地正在進行第二批兩臺風機的組裝,到今年11月底,東海風電二期26套風機將全部組裝完成。
海上“大風車”組裝精確到毫米
據了解,海上風電基礎結構復雜,工藝難度大,這是與陸上風電最明顯的區別之一。
走進位于岱山經濟開發區的基地,堆場里近30段巨大的風機塔筒占滿了記者的視野。這種直徑在5.056米至3.815米之間、長在33.351米至13.980米之間的風機塔筒,最輕的一段也有71噸。
它們需要在基地內和機艙、輪轂、風葉等組裝在一起,再由專業的運輸船運到海上吊裝。昨天下午記者就目睹了這樣一幕:1臺500噸級的全旋轉固定吊機將30米長、直徑4.5米、110噸重的中段塔筒緩緩吊起,5名工人站在底段塔筒內進行微調,讓兩段塔筒內的電纜管道對齊……“再裝上機艙和葉片,下周末這臺3.6兆瓦的風力發電機組就可以組裝完畢了。”李俊來告訴記者,安裝工作對工藝的要求是:精確到毫米級。
配套設施附加值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