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三航局舟山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國良告訴記者,基地總投資8.45億元,占地面積約382畝,占用岸線519米。
“近幾年我們相繼研制成功了海上整機專用運輸船及支撐加固系統、吊鉤GPS定位系統、精定位自動對中系統、海上風機整體安裝軟著陸系統等,很多技術都是國內首創。”該公司高級工程師賀蔚波說。
現在,基地的海上風機組裝區和碼頭配套設施已全部投產,下一步還將建設與風機相配套的鋼結構和混凝土構件制作區。李俊來介紹說,不僅風機安裝可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這些鋼結構、混凝土構件等海工產品都有較高的附加值。
據了解,基地完全建成后,可年產3—5兆瓦風電組100套,鋼樁及風電塔筒8萬噸,風電導管架3.8萬噸,年產值可達23.1億元。
這片海兼具資源、市場優勢
實力雄厚的中交三航局為何對舟山情有獨鐘,選址岱山作為重要生產基地?“岱山島地理位置優越,不僅周邊規劃的海上風電場較多,區域內水深、地質條件也較好,風浪和潮流影響較小,船舶錨泊和避風條件良好。”黃國良說。
據了解,作為綠色新能源,長三角地區省市近年來都對主要風電場作了明確規劃。以我省為例,遠景規劃裝機容量達到1490萬千瓦,基本形成杭州灣、舟山、象山、臺州和溫州五大百萬千瓦海上風電場。
在黃國良看來,隨著群島新區建設的不斷推進,該基地對于加快海上風電場建設,占領江浙滬周邊海上風電市場,優化產業結構,培育發展關聯海洋經濟產業,都將起到良好的作用,市場前景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