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風電場開發
“風電運維的比重逐年增大,收入占比較低。”馬金儒告訴記者。
據記者了解,在風電還處于高增長期的2007至2010年,金風科技便開始了由“風電設備整機制造商”向“風電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戰略轉型,為此,專門成立了獨立的專事風電服務業務的子公司北京天源科創風電技術有限公司。與此同時,在風電行業進入低迷期之后,金風科技布局的風電開發運營業務及風電服務業務開始逐步成為新的利潤支撐點。
中信證券(行情 股吧 買賣點)研報認為,國內風電產業已經從超高速發展進入了穩定發展階段。雖然不能確認具體時點,但終究會走入新增市場萎縮的局面,眾多制造企業將被迫轉向運維和發電市場,這是兩個能夠持續20年以上(風機全壽命周期)增長的市場,也正是金風科技現在主動布局的兩個方面。
記者發現,根據金風科技2013年年報,公司風電場開發、銷售板塊的毛利率超過了60%,是金風科技風電機組銷售、風電場服務和風電場開發中毛利率最高的板塊。而目前仍然占據總營收90%以上比例的風機制造及銷售業務卻面臨著利潤攤薄的考驗。
馬金儒表示,“未來金風科技會增加對風電服務和風力發電板塊的投入。不過,短期內,收入不會很大。”
業界人士認為,金風科技在風場開發與服務業務發展潛力巨大,未來有望獲得快速增長,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前景值得期待。
龍頭地位加強
隨著風電行業的加速“洗牌”,金風科技也逐步夯實 “風電龍頭”的地位。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行情 股吧 買賣點)研究員蕭函告訴記者,“金風科技最大的優勢并非技術,戰略正確、管理高效、銷售渠道表現良好是導致金風科技異軍突起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風電行業鼎盛之時金風科技并沒有采取盲目擴張的發展戰略,公司業務構成、區域布局均在正常軌道,市場風險和政策風險也在可控范圍之內。”
根據中國風能協會近日公布的2013年國內風電整機制造商裝機量統計數據,金風科技以3750.25兆瓦的規模穩居首位,而這一數字更是比排名第二的國電聯合動力(裝機1487.5兆瓦)多出一倍多。
分析人士表示,從2013年國內風電整機制造商排名情況來看,一方面,金風科技2013年的裝機規模較2012年全年2521兆瓦的數字增長近50%,另一方面,2012年金風科技與排名第二的國電聯合動力之間裝機量差距僅不到25%,2013年卻相差逾一倍,這表明去年全年金風科技在市場開拓方面不斷發力,其訂單獲取能力明顯優于行業其它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