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華銳風電截至2012年底在海外一共有10家子公司,而這10家無一例外全部出現虧損,其中西班牙子公司虧損額高達1483.35萬元。
“注銷這些海外公司也是為了減少成本,之前海外市場設立主要是為了避免出口、貿易風險,但是成本要比國內高,如果行情好的話還可以維持,現在行情這么差,還不注銷的話,耗費的成本更高。”上述分析師告訴記者。
短短三個月內,8家海外子公司被注銷,而這也意味著,華銳風電海外戰略的失敗。另外,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華銳風電還注銷或關閉了6家國內子公司。
“帶帽”成定局
不光是國外市場,國內風電市場也面臨著寒冬。2011年以來,國內風電市場出現了“并網難”和“棄風”的問題。
資料顯示,2012年全國風力發電被棄超過200億度,占實際發電量的17%左右。2013年上半年全國“棄風”損失電量77億度。
國內風電行業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風電發電的成本普遍比火力發電要高,而且不穩定,難以儲存,一些電網公司不讓風電上網,電就白發了,一些風電場直接停止發電了。”
而這直接影響到國內市場對風機的需求。三季報顯示,華銳風電的存貨為92.5億元,而今年年初的時候,存貨還是87.82億元。9個月時間,存貨上升了4.7億元。
同時,華銳風電業績出現大幅下滑現象。今年前三季度,華銳風電僅實現20.15億元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44.57%,依此速度來算,華銳風電還需要三年半時間才能消化完所有庫存。
或許,并沒有足夠的時間留給華銳風電。
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凈利潤為虧損6.99億元,與去年同期2.69億元的虧損額相比,下滑160%。而去年全年的虧損額度達到5.83億。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華銳風電今年注定是要虧損的,加上去年虧損近6億元,華銳風電戴帽無疑。”上海一位跟蹤過華銳風電的分析師表示。
連續兩年的巨額虧損,華銳風電明年的首要目標只能是扭虧保殼,但海外突圍的失利,國內冷淡的風電市場能否讓華銳風電起死回生?
處罰影響再融資
與此同時,華銳風電也在經歷訴訟和人事變動之苦,而這也將影響華銳風電來年的保殼之戰。
今年三月,華銳風電公告稱,2011年財務報表存在會計差錯,涵蓋所有者權益、營業收入、營業成本以及凈利潤等四個方面,其中凈利潤調減1.77億元,降幅達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