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國家電網公司西北分部、甘肅省電力公司通過各種措施加大風電出力,但隨著酒泉風電基地并網裝機容量不斷增大,并受輸送能力有限等因素影響,各風電場出力受限越來越明顯。甘肅中電酒泉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副經理張亮的話頗具代表性:“我們風場建設之初可以滿發,但這幾年風電出力受限越來越多,目前高負荷時限制出力接近1/3。”
傅錚介紹:“目前,河西地區僅通過雙回750千伏和雙回330千伏線路電磁環網運行,與主網聯系還較薄弱。其中,酒泉地區地處甘肅最西端,電網結構相對薄弱,地區用電負荷水平低。”記者翻開西北地區地圖看到,甘肅河西走廊長約1200公里,地域有限,集中了西氣東輸、西油東送、鐵路、公路等運輸通道,以及較密集的110千伏、330千伏、750千伏等輸電線,再加上正在建設的“疆電外送”特高壓等西電東送通道,河西走廊留給酒泉風電基地的外送通道十分有限。
為擴大酒泉風電基地的外送能力和消納范圍,今年5月13日,新疆與西北主網聯網750千伏第二通道開工,建成后將與已投運新疆與西北750千伏聯網工程形成環網。對此,甘肅省電力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屆時河西地區電網結構更加堅強,可確保酒泉風電基地二期第一批300萬千瓦在西北電網內調峰運行。但是,如果要滿足二期第二批500萬千瓦風電及未來三期工程的送出和消納,甘肅必須要有自己的特高壓輸電通道作為更有力的支撐。”
目前,國家電網已規劃甘肅酒泉至湖南株洲±800千伏直流聯網輸電工程,同時新建750千伏橋灣輸變電工程及8座330千伏升壓站匯集風電并網。張亮說:“酒泉地區的水電站沒有水庫,基本沒有調峰能力,因此隨著風電裝機增加,必須要建火電廠作為穩定的送出電源。”據悉,酒泉已建成國電60萬千瓦火電廠,規劃建設840萬千瓦的火電機組,加上原有的大唐803電廠等作為該條特高壓的支撐電源,實現“風火打捆”外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