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科技部昨日發布《太陽能發電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和《風力發電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兩項規劃為我國“十二五”期間的太陽能發電和風電的科技發展與產業化路線指明方向。
在太陽能發電規劃中,科技部稱,目前全球太陽能熱發電成本價格在0.2歐元/千瓦時,到2020年有望降低到0.05歐元/千瓦時。我國將把實現太陽能大規模利用、使其發電成本可以常規能源競爭作為“十二五”規劃的總體目標。
《規劃》提出將重點布局晶體硅電池、薄膜電池及新型電池三大技術研發。到2015年,力爭晶硅電池效率20%以上,硅基薄膜電池效率10%以上,碲化鎘、銅銦鎵硒薄膜電池實現商業化應用,裝機成本1.2萬-1.3萬元/千瓦,初步實現用戶側并網光伏系統平價上網,公用電網側并網光伏系統上網電價低于0.8元/千瓦時。
而在《風力發電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中,特大型風電場建設將成為我國風電開發的需求重點,“十二五”期間,國家將規劃建設6個陸上和2個海上及沿海風電基地。
上述消息對于太陽能、風電概念板塊的個股將形成短線利好刺激,二級市場上,太陽能、風電相關的不少個股由于年報季報業績下滑,在前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調整,對于這兩個概念的個股,投資者需評估他們的基本面情況,規避那些業績驟降、抗風險能力不強的上市公司,而關注那些財務狀況相對健康、經營穩健、在行業內有一定地位的上市公司,這一類公司往往在行業低谷時期能度過難關,而在低谷之后有望獲得更好的發展,而從中線來看,這一類公司也將具備一定的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