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的核心是要體現習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6次會議上提出的能源發展要實現“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要求,在保障能源供給的前提下,把加快發展非化石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進能源體制改革和科技創新,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十三五”規劃的制訂將在這些方面下很大功夫。
華北電力大學能源與經濟研究咨詢中心主任曾鳴
4、日前國務院發布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其中專門篇章談到互聯網+智慧能源。請問互聯網如何改變能源生產消費?推動能源互聯網建設的意義、重點和難點是什么?
曾鳴:將互聯網思維引入能源領域,將對能源生產消費帶來三點革命性的改變:
首先,將互聯網引入能源領域,將進一步形成更為開放的能源供需結構,實現更廣域范圍內的“橫向多源互補,縱向源-網-荷-儲協調”。
其次,能源互聯網具有系統扁平化、設備智能化、能量互補化、供需分散化等特征,能源生產者與消費者的界限模糊化。
再次,能源互聯網將帶來能源領域物理流與信息流的高度融合,市場參與主體更加廣泛化和多元化,互聯網思維將重構能源供需體系。
建設能源互聯網的意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支撐能源消費和生產革命。依托于能源互聯網平臺,實現傳統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協同發展,能源供需雙側的優化互補協調,解決集中式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消納問題,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構建清潔、高效的能源供需新模式。
二是支撐能源技術和體制革命。能源互聯網的建設能夠為市場中各參與主體創造一個基于能源開發與消費的開放、靈活信息交互和創新平臺,形成扁平化的行業新格局,引導各類技術創新要素集聚,產生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能源產業轉型。
能源互聯網建設的重點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一是實現多種能源之間、能源供需雙側的充分協調互動,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
二是實現集中式能源開發與分布式能源開發的相互融合,提升清潔能源的接納能力,提升傳統化石能源開發利用的精細化程度,提升系統的清潔低碳發展水平。
三是讓用戶在不同能源種類上具備自主選擇權,在用戶端形成更為廣泛的需求側響應行為,配合分布式能源的開發利用,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建設能源互聯網的難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能源互聯網強調多能源領域的互補協調,在建設過程中要統籌兼顧多個能源領域的行業特性、發展特征,制定科學合理的頂層設計機制及發展規劃。
第二,建設能源互聯網對系統運營技術、信息技術要求較高,要有針對性地支持建設若干能源互聯網技術創新平臺,圍繞多種能源關鍵技術進行攻關。